课程故事是教师通过回忆整理、筛选、归纳幼儿园课程中真实发现的有意义的课程事件,通过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主题,及时践行智慧的叙述文本。同时,课程故事也是贯穿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针对某一具体事件展开的持续性观察和记录。基于此,明德幼儿园于2024年10月11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进阶阅读活动,基于前期老师们针对书中的解读结合自己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撰写的课程故事的思考与分析,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幼儿园课程故事——支架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章的内容展开,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一下有关课程故事的背景、课程故事的现状及其问题、调整策略等。为后面深入了解课程故事的深层意义以及撰写要点等打下基础。
活动的开始,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老师们初步了解课程故事的背景及现状等。接着针对以下几点问题老师们结合实际,有感而发:⑴课程故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一定不陌生,每学期我们都会撰写课程故事,那么老师们,你们认为课程故事是什么? ⑵在撰写课程故事的时候通常是以什么形式展开呢?⑶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国内课程故事的兴起与什么相关?又有哪些转变?然后又以《“菊花秀”秀出对生命的关爱》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带领老师们感受了课程实践中生动的课程故事。并针对以下两点问题展开讨论:幼儿园课程故事的现状如何?老师们在自己撰写或是研讨一些课程故事案例时能够发现到幼儿园课程故事现下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有效的撰写策略?
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课程故事研究正在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消弭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鸿沟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生活“故事接近经验,因为它们是人类经验的表述,同时它们也接近理论,因为它们给出的叙述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教育意义。故事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有价值的结构事件,串联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将看似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意味。教师坚持撰写各种不同的教育故事,必将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展开互动和对话,新的教育理论生长点才会不断地出现,教育实践也才会不断地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