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是乙型流感病毒经呼吸道吸入后,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复制,复制出的病毒借神经氨酸酶的作用而释出,再侵入其他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上呼吸道局部发生炎症反应,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当病毒侵袭下呼吸道时,也可导致支气管、肺部炎症并出现相应症状。
二、本病的潜伏期及症状
乙型流感经数小时至4天不等的潜伏期后,多起病急骤,主要以全身症状为特征,如头痛、发热、寒战、肌痛和全身不适,以及伴随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咳嗽和咽痛。轻症患者有一定的自限行,发病一段时间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重型及危重型症状持续存在。
三、主要传染源及传染周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形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四、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五、怎么预防传染病?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已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六、日常预防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合理安排好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好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服,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