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月 |
课题计划交流以及班级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研讨 |
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主题,分享各班文化课程活动开展的经验和困惑 |
⒈课题研究计划交流,明确本学期的教研重点。 ⒉交流上学期各班文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包括经验以及存在困惑。 ⒊根据各班文化课程内容将教师分组,后续进行结对研究。 ⒋理论学习。 |
行动研究法 |
梳理各班文化课程活动开展的问题和经验 |
3月 |
班级文化课程学期计划的制定与研讨 |
各班班级文化课程的名称、目标的确定以及学期计划的制定 |
⒈各班交流班级文化课程的名称、发展目标以及学期计划。 ⒉就交流的内容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研讨,对班级文化课程进行前审议。 ⒊理论学习 |
行动研究法 |
各班文化课程的学期计划方案 |
4月 |
班级文化课程中可实施活动的思考与研讨 |
班级文化课程具体的活动方案的确定 |
⒈老师们以表格的形式将班级文化课程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交流。 ⒉老师们以项目互助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研讨。 ⒊理论学习 |
行动研究法、分组研讨法 |
各班文化课程实施的预设活动表格 |
5月 |
各班文化课程实施情况的中期交流研讨 |
解决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⒈交流各班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开展的情况与困惑。 ⒉将问题进行梳理整合,思考并研讨解决方法。 ⒊理论学习 |
行动研究法 |
各班班级文化课程的困惑解决方案 |
6月 |
班级文化课程的阶段性成果梳理交流 |
对目前班级文化课程开展的阶段性成果案例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
⒈选取园部优秀的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开展进行案例介绍。 ⒉从活动开展方式、幼儿参与、教师指导等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形成文化课程实施经验。 ⒊理论学习。 |
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
班级文化课程实施的经验总结 |
9月 |
课题计划交流及班级博物馆主题的确定 |
明确本学期的工作室活动主题,思考相应的主题 |
⒈课题计划交流,明确本学期的教研重点。 ⒉结合调查问卷进行交流,共同围绕“什么是博物馆课程”等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 ⒊根据以往博物馆开展的经验,商量并确定博物馆主题。 |
行动研究法 |
初步各班确定博物馆主题 |
10月 |
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探究 |
如何更好地制定和撰写班级博物馆课程的整体框架 |
⒈老师们自由寻找好的课程框架,并在活动中进行交流。 ⒉对老师们共同找到的课程框架进行分组交流,共同研讨和设计适合博物馆课程的整体框架。 |
行动研究法、理论学习法 |
初步梳理出博物馆课程的基本框架 |
11月 |
班级博物馆课程活动设计的交流 |
各年级组分享一篇活动设计,从活动设计的适宜性、博物意识的体现性等方面进行研讨 |
⒈各年级组派一位老师进行活动设计的交流。 ⒉集体对其中的一个活动设计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意见。 ⒊分组对活动设计进行细化的思考,提出更为具体的改进意见,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博物馆主题课程教案。 |
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
通过集体的交流学习提高老师们设计博物馆主题课程教案的能力。 |
12月 |
班级博物馆课程之集体活动的组织 |
不断学习博物馆主题下开展集体活动的有益经验 |
⒈观摩老教师组织博物馆主题下的集体活动,从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其中的亮点。 ⒉集体交流如何在博物馆主题集体活动的组织中体现活动的有效性。 |
行动研究法 |
将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组织集体活动的实践中 |
1月 |
课题总结交流及学期成果分享 |
回顾本学期的课题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成果梳理 |
⒈课题总结交流,做好学期末的回顾工作。 ⒉梳理本学期开展的游戏活动、集体活动,整理出完成的博物馆课程框架并进行交流。 ⒊课程故事,论文的分享。 |
经验总结法 |
交流分享学期成果,形成有质量的课程案例、论文、主题课程等 |
说明:计划要求从18年9月至19年1月至少每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