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分享介绍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并进行集体审议 ⒈主持人结合节气文化课程内容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日常活动、环境创设、家园联系等方面进行活动实施方案的分享介绍。 陈敏洲:节气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预设了两条主要的实施线索: 一条是清明节气活动,包括以综合活动《认识清明》、语言活动《古诗清明》、美术活动《画卵》《自制风筝》、音乐活动《郊游》为主的集体活动。 以美工区:自制风筝;生活区:自制青团、剥蚕豆;语言区:节气绘本、清明古诗;自然角:春季动植物观察记录为主的区域游戏。 以春季美食街: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青团、蚕豆、豆芽、香椿等,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春季美食街游戏进行制作、售卖美食游戏。和花店:利用低结构材料制作花朵或利用生活区中编织的花篮和美工区中制作的轻黏土小花,进行售卖游戏为主的角色游戏。 以晨锻:荡秋千;户外活动:天台放风筝、户外场地上踢足球;餐前:和幼儿一起观看清明节气相关视频;散步:与幼儿一起在幼儿园里寻找春天的动植物(海棠花下打卡拍照、樱花树、桃树下的小白兔等)的日常活动。 以节气角(主题式集中呈现环境)“节气主题馆”、自然角(动物、植物)“节气植物园”、美工区 (时令美术活动)“节气美术馆”、语言区(我的节气故事)“节气国学馆”、表演区(节气表演)“节气小剧场”、生活区(时令蔬果)“节气美食街”和主题墙:以幼儿参与节气活动的思维导图呈现活动过程为主的环境创设。 以扫墓、踏青、吃青团、户外写生为主的家园活动。 另外一条线索是立夏节气活动,包括以认识立夏(综合)、立夏长卷(美术)、斗蛋大赛(科学)、古诗《小池》(语言)为主的集体活动。 以美工区:装饰鸡蛋、制作扇子;生活区:制作艾草香囊;语言区:节气绘本、立夏古诗;自然角:测量植物生长,继续观察植物生长变化为主的区域游戏。 以美食店:利用低结构材料制作立夏饭进行售卖游戏和冷饮店:利用低结构材料制作棒冰冷饮等,进行游戏为主的角色游戏。 以在幼儿园里寻找夏天的踪迹;提供体重秤和量身高的卷尺,测量幼儿生长发育情况。户外活动:锄草;餐前:和幼儿一起观看立夏节气相关视频;散步:寻找夏天动植物为主的日常活动。 以吃立夏饭、立夏称体重、挂蛋、户外野营为主的家园活动。 ⒉审议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 陈敏洲:我在本次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的框架预设时是参考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一书中的对于一次主题活动具体活动实施方案的预设方法,大家也可以分享交流下大家对于实施方案的理解和想法。 陈婷:因为我们班是百家姓的姓氏文化课程活动,在线索思考时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了一番思考后,我还是预设了两条线索——认识姓氏和独一无二的我们。 王思倩:这张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是不是可以和之前我们预设的班级文化课程学期计划结合起来,我看这份实施方案里一开始两个内容和之前的学期计划有重复的部分,就是主题思路和主题目标。 许佩琦:这个可以结合也可以不结合,因为是两次活动的内容,所以在两次教研活动中我们是分成两份单独的内容来预设,在后期我们课程实践操作以后,我们再考虑把两份内容可以结合起来进行整合梳理。 冯傲琳:《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书中在主题活动方案后还有具体的活动方案,是否可以加上,让活动方案显得更加完整丰富? 许佩琦:这个可以在后期具体活动实施后,将成熟的活动教案等附在后面,现在我们现是预设活动,可以先不加。 ⒊形成审议后的新的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框架供老师们后续思考和撰写。 二、以项目小组分组研讨各班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 ⒈按照美工组、茶文化组、自然组进行分组研讨 ⒉就小组研讨过程中调整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 中1班:我们班以饲育文化中的饲养芦丁鸡展开活动,主要围绕孵化芦丁鸡和饲养芦丁鸡的线索展开活动。 孙凌云: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围绕芦丁鸡的衣食住行来预设,让孩子承担起饲养芦丁鸡的责任,调动幼儿饲养的积极性,提高饲养的能力和方法。 大4班:我们班的青花瓷课程主要围绕各种各样的青花瓷和青花设计师来开展的。 韩维维:在日常活动中也可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开展青花瓷活动,将青花瓷活动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例如使用青花瓷碗玩娃娃家游戏、与幼儿一起观看青花瓷相关纪录片等。 大2班:我们班围绕认识姓氏和独一无二的我们线索开展活动。 许佩琦:我们小时候春游的时候有一种用彩色颜料刷出来的名字艺术字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绘画自己的名字。 大3班:我们班围绕各种各样的扇子和扇子设计师开展活动。 陈敏洲:可以邀请幼儿将家中的各种扇子收集起来以后在教室中以主题环境的形式呈现,营造浓厚的课程氛围。 小1班:我们班围绕花果茶的调查和计划的制定以及制作花果茶的线索开展活动。 陆辰诗雨:现在幼儿园花的种类比较少,可以利用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花卉开展活动,可以小1班和小4班在研究方向上有所侧重,一个班级研究花茶,一个班级研究果茶。 中2班:我们班以线的编织和其他编织为线索开展活动。 王思倩:可以多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编织,以此来引发更多的编织游戏。 中3班:我们把以怎样挖花纹和莫比乌斯环为线索开展活动。 金君:剪纸艺术和我们扇子艺术也有相通的部分,都是可以通过欣赏和实际体验来实现的。 ⒊梳理成新的各班文化课程活动实施方案 三、理论学习 陈雨洁:主题课程并不是枯燥、只传授知识。在学习青花瓷相关知识时,我们也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成长,深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过程和创设过程,寓教于乐,让幼儿自然而然对主题对象产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幼儿多方面领域协调发展,如语言——语句连贯完整、社会——人际交往、艺术——审美能力、健康——动作协调灵活、科学——发现异同点等等。我们要将区域和角色游戏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多种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韩维维:“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教育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教师在开展节日教育前,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开展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有层次地进行节日教育。如小班,更多地是了解节日的基本习俗,可以重点放在节日童谣、节日饮食和节日活动这几个方面; 传统节日教育应有机结合幼儿园各个环节活动,既与谈话、故事、儿歌等集体活动相结合,还与一日生活中的游戏活动和过渡环节相结合。幼儿园也可以结合节日进行系列性的庆祝活动,如中秋节我们幼儿园组织了以欢庆中秋节为主题的一日活动,听中秋节的故事、看嫦娥姐姐跳舞、摸一摸小兔子、尝月饼、画月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中秋节的节日文化,体验过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喜悦心情。同时要注意班级的环境创设,引导幼儿一起进行节日环境创设,布置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在主题墙或者互动墙上可以布置幼儿节前调查,节日活动过程和节后问题等多个板块,将幼儿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展示出来,便于幼儿经验的梳理。 陈婷:阅读了第六章 课程实施的相关内容之后,以文章中的“东阳板凳龙”为例的主题课程提出了在架构课程时,需要“探索特色”,也给了我一点启发。结合我的班级文化课程来说,“百家姓”是大班相对“热门”的课程选题,已经有不少优秀的课程案例在前,我们现在除了借鉴思路之外,还要关注到班级幼儿在课程中的具体表现。特色从哪里来?应该是从幼儿的需要来,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百家姓”课程下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与想法,教师的想法与他们发生碰撞,能够产生新的灵感,特色也就应运而生。 陆雪:分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们班级课程深入化的开展。我们班级剪纸的课程线索的讨论。教研的主持老师在教研活动的开展中灵活运用是值得赞赏和学习的。 孙凌云:教师即使在预设的活动中,需要预设一个大略的主题探究线索。我们在借鉴课程的方案过程当中,可以把一些好的理念放进去,尤其是把游戏课程观、生活观、经验观,让课程发挥它的作用。 王思倩: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尤其传统文化对幼儿来说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活动方式要更加游戏化,让幼儿和文化产生更多的互动,体验式的感受传统文化 陆辰诗雨:课程的实施需要整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可以渗透在集体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饲育文化中需要给小鸡建造家,我们就可以看一些传统搭建的鸡棚,知道小鸡的生长环境,丰富经验。 冯傲琳:中华传统节日既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也展示着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憧憬。幼儿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注重实践与养成,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贯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在游戏和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传统的文化。 陈敏洲:在“形成‘蒙以养正’主题式教研模式”这一段落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教学行动四部曲”、“主题课程实施操作步骤图”等实用的主题课程开发方法,对于后续的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开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金君:文化熏陶是继承优秀传统的重要途经,建立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载体,就需要整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以我们班级的”扇动时光“文化课程为例就可以先引导幼儿了解扇子的来源和发展史等非物质文化,然后了解一些我们比较常见的扇子种类,整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容易得到并能够用于制作扇子的材料,然后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扇子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