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9月课题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3-10-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多元文化”视角下,幼儿园“微·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21A16XQSZ219

出席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时间

2023925

研究主题

课题计划交流以及班级博物馆主题的确定

所要解决问题

 

明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安排以及确定本学期的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研讨交流

 

 

 

 

 

 

一、课题计划交流

本学期重点: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上学期的研究成果,在不断丰富博物馆课程,完善集体活动与游戏活动的设计方案,并且关注到幼儿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效。此外,我们还将依托紫薇幼儿园的“旦旦节”活动开展与元旦有关的传统文化课程,从而让园本课程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成长。

㈠研究目标

有效利用多元资源开展丰富的博物馆主题活动,让幼儿的博物的环境与课程下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

⒉能根据博物馆的主题以及幼儿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较好地实施,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并完善。

⒊不断探索与学习博物馆主题下集体教学活动的生成及组织策略,营造浓厚的主题氛围。

以理论学习为抓手,以文章撰写为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丰富、扎实的博物馆主题课程资料。

㈡研究内容

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对于“微·博”园本课程的认识

⒉重视课程框架的搭建,丰富博物馆课程

聚焦集体教学活动,丰富的博物馆主题课程

⒋尝试开展课程评价,了解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二、调查问卷的分享与交流

问题1:谈一谈对博物馆课程的理解(什么样的课程是博物馆课程?

⑴教师的理解与思考

对于该问题答案的关键词分析除了题目中涉及的博物馆和课程,除此以外提及最多的就是开发,博物馆课程是基于幼儿兴趣,借助丰富的资源开发的支持幼儿学习的主题课程。

在文本的描述中,老师们特别提到了多元,这是与我们课题相一致的。在博物馆课程中应该去创设支持幼儿充分体验感受的环境,让幼儿不断拓展经验,持续探究,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从而让课程不断做深做实。

⑵儿童博物馆的定义

儿童博物馆是指为儿童设立的博物馆。虞永平教授把儿童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为儿童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及提供操作机遇的场所”。儿童博物馆教育立足培养孩子的博物意识,即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意识,即博物意识的十六字。

⒉问题2:在博物馆主题下组织与发展集体活动需要注意什么?(如何体现博物课程与一般课程的不同)

博物馆课程其实也是主题课程的一种,其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经验,基于幼儿的兴趣不断推进活动,形成持续性的课程。相比一般的课程而言,最关键在于“博物”两字,体现课程中的博物意识。博物包括博物资源的充分收集、运用,并通过教师的博物意识促进幼儿博物视野的拓宽。

⒊作为新成员,对于要开展班级博物馆课程有哪些疑惑或者困惑?

⑴困惑1:如何更好地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确定班级博物馆主题?

赵海蓉:小班的课程更多的是体验、感受,需要有一些具象的事物,而不能是抽象。

陆辰诗雨:前书写比较多一些,掌握一些度,避免小学化

宣丽萍:大班上学期适合接触,学习《指南》,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儿童视角。

许佩琦: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身边的资源。小班是观察了解,中大班以谈话、探究为主,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曹熙:对于博物馆主题而言,有些主题其实小中大班都可以,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去开展,活动的深度的挖掘。有些主题比如汉字博物馆就更适合大班。

⑵困惑2:在博物馆主题课程中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闵妍:可操作性,每个幼儿都沉浸式进行活动。中大班根据能力的差异在进行活动。能力强的进行挑战,能力弱的多练习,获得成功感。如扎染:前期的卷、捆需要能力强的,能力弱的进行染色。

陈婷:今年的课程准备做颜色,先从欣赏开始,观察生活中的红黄蓝,支持幼儿主动参与放在区域中。如美工区、科探区,引导他们发现红黄蓝的变化,让幼儿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游戏。

杨敏:让孩子参与其中,如之前的课程:蓝晒,前期老师提供材料,后期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材料,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索和尝试。

赵海蓉:小中班都在做蓝晒,可以纵向观察或者中班带小班,小班去观摩学习。课程的开展要让幼儿主动参与,感受成功感和成就感。

曹熙:教师提供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及时提供材料,让游戏深入下去,促进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以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陈孜: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并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确定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有兴趣了幼儿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并投入到活动中。

韩维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能力差异提供相应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感,从而愿意去参与其中。

三、交流确定各班博物馆主题

1班:红黄蓝颜究所  小3班:蓝晒博物馆 小4班:扎染之蓝染  中1班:线博物馆

2班:拓印博物馆  中3班:布博物馆  中4班:蓝晒博物馆

1班:汉字博物馆  大2班:名字博物馆  大3班:布博物馆

赵海蓉:部分班级老师们根据之前的开展情况继续延续下去,将博物馆不断推进并做深做实,部分班级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近期主题中感兴趣的点确定了新学期的新主题。接下来请老师们继续通过观察、谈话等形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初步确定本学期博物馆的一些规划。

四、理论学习

⒈集体学习

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建设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陆娴敏

我园儿童博物馆的定位包括三点:一是操作互动的,孩子的博物馆一定是可以操作的,能看、能摸、能动;二是自主建构的,我们的博物馆应该是孩子参与建构的,不是成人打造好给孩子的;三是共同成长的,在建构博物馆的过程中,孩子在成长,博物馆也在成长。

主题探索常设馆是儿童自主游戏的体验空间

儿童博物馆不是一个展览物品的地方,而是一个经验不断生成的地方,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获得新经验的地方。

主题探索动态馆是幼儿园课程生长的地方

在儿童博物馆中,儿童是探索者、学习者,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并追随儿童的兴趣,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创造出一个个支持性的环境,在不断反思和推进中,为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搭建支架。

我的……博物馆是家园联动的博物场

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博物馆主题活动中来,既能发挥他们的专业和个人爱好优势,也能让他们对幼儿园课程、对幼儿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⒉教师感悟交流

许佩琦:幼儿的公共区域营造博物馆的氛围,增加内容。美术室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博物馆结合。幼儿园目前缺乏公共区域和专门区域的博物馆氛围。

陈婷:主题探索动态馆:博物馆应该是动态变化的,里面的东西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时灵活的调整,这样才能保持幼儿的兴趣,推进博物馆的进程。

陆辰诗雨:博物馆是可做操性的,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能操作的材料,能看、能动、能摸,让幼儿玩起来。

闵妍:家园联动的博物场,家长是宝贵的资源,比如我们之前开展扎染博物馆的时候请家长带一些袜子,丰富资源,支持课程的有效开展。

杨敏:儿童博物馆不是展览物品的地方,前期开展要让幼儿寻找材料,不是都是老师给予幼儿的,是儿童自主搜寻探究的,从而发挥幼儿参与到活动的主动性。

宣丽萍:博物馆的点来源于幼儿生活,教师的观察才会让活动不断生发,教师要多多观察,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家长也是博物馆课程的关键一环,很多时候家长也要在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博物馆课程做得更扎实。

曹熙: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学校前置对博物馆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在主题馆搭建之后要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活动进程,促进博物馆课程的持续开展。

陈孜:文中提到了建构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博物馆,在幼儿各个区都渗透出来,让孩子在每个区域的都进行游戏,深入探究。

韩维维:博物馆以孩子为主,呈现的内容有孩子的痕迹,让幼儿实际参与其中,不断深入探究。

赵海蓉:这篇文章从三个角度来讲述不同形式的博物馆,包括主题探索常设馆、主题探索动态馆、家园联动博物馆等,让我感觉到丰富的博物馆形式,这些对于幼儿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途径。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博物馆活动,有效利用多方面的资源,真正发挥博物馆的价值。

这是本学期第一次课题活动,活动中老师们一起了解了本学期的课题工作计划以及具体安排,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梳理与回顾一起回顾“博物馆”的含义,解决老师们的小困惑。在共同的交流中,各班老师初步确定了班级博物馆的主题,接下来还将继续通过观察与谈话的形式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想法梳理初步的活动规划,并逐步实施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框架。

物化成果

本学期的博物馆主题以及思维导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宣丽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