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10月课题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4-01-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多元文化”视角下,幼儿园“微·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21A16XQSZ219

出席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时间

20231019

研究主题

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探究

所要解决问题

 

思考什么是课程框架,并结合各班博物馆课程主题进行课程框架的搭建。

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研讨交流

 

 

 

 

 

 

一、幼儿园课程框架的分享

杨敏:我找到的是“慧·玩课程”。里面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框架比较大。里面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内容是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制定目标,实施里就是细化了的步骤。

赵海蓉:我看到旁边还有课程支持。你们觉得课程支持在整个课程框架中的关系?

闵妍:我觉得课程支持就是整个课程框架中都要用到的。我自己的博物馆计划里面课程目标是艺术的欣赏和表现,课程的实施就比如区域里的游戏,最后课程评价是教师反思,比如我现在实施的内容就是基于我前三年的反思进行的。

叶晨:我找到的是一份关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课程的构架与实施”。其中包含了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内涵和价值,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基本原则,主题课程的实施策略。其中实施策略里面就是杨老师刚刚分享的四个点,比如主题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

秦忆琳:我之前理解的课程框架就像是课程的脉络,现在听了刚才老师的分享感觉还要更加宏观一点,而不是细化到活动的一些小点。

曹熙:不管课程怎么变,课程的核心目标一定要抓牢。这是整个课程框架中最重要的要素。

赵海蓉:这里还有几份课程的框架,基本上和杨老师分享的差不多,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除此以外还提到了课程背景、课程保障、理论基础等。

二、理论学习

㈠文章阅读

《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⒈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⑴课程背景与条件

⑵课程目标

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该在符合课程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幼儿园背景和条件的分析而提出的。

⑶课程结构

从两个方面考虑:⑴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各自的组成和彼此之间的关系;⑵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的设置和四者之间的配比。

⑷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幼儿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的问题。

⑸课程实施

⑹课程管理与保障

⑺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一般包含教师执行课程情况的评价、幼儿发展的评价以及对本“方案”的评价与调整三个方面。

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⑴课程理念是联系各个要素的纽带

⑵各要素之间应保持一致性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结构与内容,而课程结构与内容是对课程目标的反映。

·课程结构与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载体,课程实施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

·课程管理涵括对其他各要素相关方面的管理。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和改进以上其他要素。

㈡教师感悟

闵妍:之前实施了三年的班级博物馆,在现在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就是基于前三年课程实施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学以致用。

秦忆琳:课程目标中提到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该在符合课程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幼儿园背景和条件的分析而提出的。所以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在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相辅相成。

杨敏: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这几点都是互相联系的。

秦忆琳:在最后提到了可以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思考的眼光。这就要求老师要对整体的课程有一定的思考。

赵海蓉:后面提到了各要素之前应保持一致性,老师在制定课程框架时要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以课程目标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课程框架之中,有机统一各部分要素,课程在各要素的带领下不断完善课程。

陈孜:课程内容是根据特定的教育较直观及相应的幼儿园课程目标所选择的幼儿学习内容,简单地说,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幼儿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这就要以幼儿为主题,要落实到实际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和年龄特征来开展内容。

韩维维:各幼儿园的课程理念首先一定要遵循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精神,但同时也应基于个性化发展、适宜性发展的需求。以幼儿发展的理念,发挥教师主体性,统协各课程要素互相促进,不断完善课程框架。

三、分组研讨适宜课程框架

许佩琦:我们认为课程框架需要有课程背景,课程价值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课程价值可以对幼儿、教师、幼儿园三个方面进行。课程目标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制定。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要块面,课程实施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实践,课程评价中可以幼儿、教师、课程环境三个方面进行。

 

 

 

 

 

 

 

 

 

 

秦忆琳:我们在课程背景、价值,还加了课程管理,课程的进行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支持。

 

 

 

 

 

 

赵海蓉: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进行了细化,可以分为前中后期,阶段性的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集体交流确定初步的课程框架

赵海蓉:基于大家的讨论,我们确定了课程框架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背景、课程价值、,接下来可以写一写前几点的课程背景、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可以简略地写一些。关于课程支持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撰写的位置放在前面还是整个课程框架的最后。

 

 

 

 

 

 

 

 

 

 

 

 

 

 

 

 

 

 

本次课题活动我们一起围绕课程框架进行探讨,老师们事先搜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课程框架的各个要素,并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理解各个要素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研讨环节,老师们结合事先交流学习的情况对课程框架的要素及各个要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交流了各组的想法,最后形成了初步的课程框架。

物化成果

各班博物馆课程的课程框架(初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宣丽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