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11月课题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4-01-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多元文化”视角下,幼儿园“微·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21A16XQSZ219

出席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时间

20231121

研究主题

班级博物馆课程活动设计的交流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在博物馆课程下进行课程的创生

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研讨交流

 

 

 

 

 

 

一、活动设计分享

赵海蓉:每个年级组请一位老师介绍一下该博物馆主题下活动设计的来源、活动设计的想法等,说一说如何与博物馆主题紧密联系,体现博物理念等

㈠闵妍:中班扎染特色案例《扎染蝴蝶》

目标预设:

尝试运用捆扎、滴染的方式表现蝴蝶的美丽翅膀

大胆组合配色,感受对称染色的创作乐趣。

准备:已有滴染的经验、材料准备

教学过程:

欣赏扎染蝴蝶成品,萌生创作兴趣

发现对称的装饰方法提出配色方案

清楚染料的颜色,自己提出自己的配色方案

创作扎染蝴蝶,尝试大胆表现

在这个环节中虽然穿围裙戴手套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是很喜欢的。

展示与讲评,感受扎染蝴蝶的美

点评时让孩子拿着沥水盘,可以当场进行点评。

小结与延伸,拓展更丰富的扎染创作空间

将染料和染的过程进行改良,让孩子操作更安全也更方便。

㈡赵海蓉:中班美术活动《秋风魔发师》

活动目标:

⒈观察秋风吹起头发的多种变化,感受秋风魔发师的神奇并萌生对秋风的喜爱。

⒉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秋风下自己发型的变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⒈绘本《狮子烫头发》导入,引出话题

⒉观察幼儿在秋风下的发型,学做秋风魔发师

⒊幼儿自由绘画秋风里的发型,教师从旁指导

⒋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⒌活动延伸

㈢陆辰诗雨:大班体育活动

自己和竹子玩一玩(竹竿、竹筒)

将竹竿竹筒竹梯组合起来玩一玩

二、集体分享交流

叶晨:闵老师有前期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活动;赵老师的活动运用到孩子生活中的经验,例如头发被风吹起来,都是他们生活中的经验。

曹熙:闵老师的扎染活动,从小点出发,重点在扎染蝴蝶,虽然点小但是体现了深度学习,从一开始的欣赏认知到创作,慢慢推进活动。赵老师的美术活动体现季节性的内容,能抓住孩子生活中风吹起头发的点,非常贴合孩子的经验。

陈婷:两个都是美术活动,孩子在操作中比较自由,扎染蝴蝶提到孩子可以自由进行配色的设计,赵老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的去画,两个活动都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和创作性,这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调整优化:

问题:如何从中班的活动变成小班的活动

闵妍:对称以及扎和捆的步骤对于小班有点难,本学期准备类似蓝晒一样给幼儿提供一些遮挡物,利用喷壶来进行喷画。

赵海蓉:这次活动是画的比较多,接下来可能用更多的形式来开展,甚至是可以进行一些立体的展示。

三、分组研讨交流

㈠中班美术《扎染蝴蝶》

⒈后期可以将扎染的蝴蝶运用于区域和角色中。

⒉进入中大班后可以从对称这个点出发进行几何图形的扎染,小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喷画活动,符合年龄特点。

㈡中班美术《秋风魔发师》

⒈目标2可以修改为能用不同材料,通过绕、折、卷、弯等不同方式来表现秋风下自己发型的变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⒉材料提供可以更加丰富一点,例如扭扭棒、毛线、纸条、布条等。

㈢大班《竹之乐》

⒈充分利用竹子这一材料,设计挑战者之路。

⒉幼儿可以尝试自己设计路线,不断提高走、跑、钻、爬、跳等多方面的能力。

⒊活动中可以抓住一个重点技能,比如跳,表现在目标之中、单脚、双脚、跨跳等。

四、理论学习

《如何选择与设计和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内容》

㈠集体阅读学习

⒈现有的问题

问题1: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与幼儿园总体的课程目标内涵对应不紧密

问题2:对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的思考与完整的架构

问题3:课程内容的安排配比不够平衡

⒉改进策略

⑴围绕课程目标,架构匹配对应的课程内容(直接对应的方法;转变角度,重组对应)

⑵通盘考虑活动内容,全面设计内容组织的框架(优先考虑的原则、全面惠顾的原则)

⑶平衡配比,具体落实

⒊观点与提示

⑴幼儿园要充分权衡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努力通过课程内容来反映和达成幼儿园的课程目标。

⑵幼儿园要善于在大课程观理念的指导下,整体地思考建构与目标相对应的课程内容框架,通盘考虑统整课程内容,系统地规划安排各类活动。

⑶目标及课程内容要具有启蒙性、全面性的特点,即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⑷幼儿园课程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幼儿可以从一方面感受多样性的色彩,也可以从多方面感受到某一种色彩。

⒋实践案例

㈡教师心得交流

陈婷:在设计课程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天马行空,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创设相应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赵海蓉: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一日活动的整体安排,分清什么是重要的,同时将活动更加细化,让每个活动都能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兴趣。

秦忆琳:做了课程可以建一个包,将资料保留下来,保留一些好的课程,以后可以一个年级做一个博物馆,将博物馆做的更加深入。

闵妍:目标需要制定的针对性强,点更小一些,在选择相对应的内容时会更具体,更方便执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

杨敏:文中提到“幼儿园要贯彻目标与内容一致性的原则,要反复咀嚼课程目标的导向性,和价值观,从整体性的目标出发,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原封不动的叠加”。其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就是所谓的“生活化”将幼儿置身于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之中,利于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陆辰诗雨:课程要各领域均衡涉及,课程实施的途径需要多元化,结合主题内容进行,还可以的增加节日节气、文化、社会热点,大班可以再加入幼小衔接等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

蔡璐倩:文中提到“幼儿园要贯彻目标与内容一致性的原则,要反复咀嚼课程目标的导向性,和价值观,从整体性的目标出发,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原封不动的叠加”。其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就是所谓的“生活化”将幼儿置身于生活化的教育情 境之中,利于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的方法,最终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本次活动我们一起围绕博物馆主题下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展开了研讨,从活动的适宜性、博物意识的体现度等方面进行了集体研讨,还从具体的目标、环节设计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帮助老师们不断优化原有的教案,提高教案撰写的能力。同时也让青年教师做好下一次活动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而更好地呈现一个活动现场。

物化成果

博物馆课程下的创设的集体教学活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宣丽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