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发布会 ⒈古镇资源(刘静) 刘静:我发现“有意思的浏河古镇”。浏河古镇的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文化的脉络以及激发幼儿对古镇的好奇心,在社会体验及乡土文化中展开,从以下几点开展: ⑴带着孩子进行古镇大讨论“你去过古镇吗?眼中的古镇?对于古镇想知道什么” ⑵古镇100问,从原有经验来进一步追问,从而明确后续探究的内容 一起去古镇——古镇初体验 “准备什么东西”,聚焦 ⑶观察古镇 指引课程的指向 ⑷项目小组的形式展开,古镇上的老房子,古镇上的美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了解古镇内涵。 主持人:从周边环境进行链接指南,刘老师的提案是相对很完整的项目课程,大家对于此提案是否有想要说的东西? ⒉环境资源(江滩湿地公园) 陈瑶:我发现“江滩湿地公园”。结合我们班的课程故事“变化的太仓”,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开展。江滩湿地公园,文化背景:前世今生——吴国军港到如今武警江苏边防总队海警支队;自元朝起,浏河成为海道漕运新航线的始发港到商港再到郑和下西洋起锚港到新中国成立的渔港。从古时候的六国码头“古港”到如今江滩湿地公园。从江滩湿地公园延伸至“船”这个点进行班本活动,如下方的图片所示。 ⒊文化场域资源(七十二家村) 陆铭洲:我发现“七十二家村”。作为浏河现阶段主打项目,依托特有的江海河生态资源,围绕“江海之韵、江河田园、江海之夜”。和江滩湿地公园共同点在于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何翌婷:我发现“七十二家村”。这里是年轻人打卡之地,亲子好去处,但具体的文化底蕴我们还需要后续思考。 主持人:“七十二家村”是最新的文旅项目,“露营”在文化底蕴方面还是欠缺人文历史,所以该资源需要被驳回。 ⒋非遗资源(风筝) 崔韵雪:我发现“长江边的风”很有意思。风筝技艺孩子们周末很喜欢在周边放风筝,风筝制作技艺是非遗手艺孙坤荣。风筝的来源丰富幼儿对于风筝历史演变的感知,想到山东的“风筝节”串联、软体、板子、夜光,是中国创造发明的。我们预设小朋友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再进行多次制作。 主持人:我们在进行风筝制作当中,还是需要请幼儿以体验为主,不能为了制作而制作,可以继续开展。 ⒌名人资源(吴建雄) 蒋梦菲:我发现名人资源“吴健雄故居”,实地观看吴健雄故居,可以通过名人故事、家园情怀,二楼完整的保存了故居的现状。 主持人:浏河有许多的名人,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吴健雄而不去选择其他的名人呢? 崔韵雪:因为她是我们耳濡目染的人,是最接近我们身边的名人。 主持人:她是女性并且是在我们小镇出生,听到她会有一种家乡的归属感与自豪。 虽然人文文化与江海文化的连接点还需要考量,但是里面还是有一定的交叉点存在。 黄露露:我发现“江尾海头第一镇”,历史悠久与六国码头,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浏河海鲜、水产品优渥,刀鱼、河豚等长江时鲜,餐桌上经常有三鲜,江海河三鲜美食节,借助美食节的活动形式。 主持人:露露采用的是幼儿进行策划的点,可以让幼儿通过策划的过程来思考。这个提案可以暂时纳入我们活动的考量中。我发现露露提到过浏河的前世今生“六国码头”,这是一本典集。这里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从不同地区的人来到这边迁居,不同的文化就会遗留在这边。我们可以考量“江海文化”为何叫做,应该是很博览的,有包揽性的。 崔韵雪:古镇最近新开的进口商点,就是曾经的“舶来品”,为什么古镇要开进口商店呢?我了解了一下,发现和我们的浏河曾经的码头有一定的关联。 ⒍人文资源(浏河方言) 陈海珍:我发现“浏河的方言”,语言是非常有魅力的。因为刚开始我们班有一位本地阿姨,她的语言中存在一些方言,浏河话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以及贴近的地方,和嘉定语言差不多。语言可以了解文化,还有就近培训班的资源,很有特色,可以从“童谣”这个点来进行切入点。江海文化中可以体现与之相关的童谣,可以和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文化的碰撞。 主持人:语言对于地方文化一定是有影响的。本土的孩子现在也与当地的文化逐渐远离,虽然是语言,但是仍然与江海文化有链接的,这个提案也通过。 ⒎生态保护资源(十年禁渔) 吴诗怡:我发现“浏河对长江的保护”,近年来开展的对于长江周边环境的保护,江滩湿地公园同样是对于长江的保护,比如护林。小朋友对于长江有一定的了解,让幼儿感受长江的美丽再了解一下长江的曾经与现在,从而产生亲近自然与保护自然之感。 主持人:我们在进行话题的时候,一定需要一个链接点,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前世今生,得把底蕴挖掘出来。此提案驳回。 二、走近“江海文化” 王松凤:因为上周课题开题,之前的梳理是“历史、农耕、红色、饮食文化”,通过重新的文章检索,发现有一个共通点。那如何有更贴近幼儿的江海文化呢?通过“浏河发布”,找到了“江尾海头第一镇”、“文化浏河”等链接。通过新的发现,我也有了新的思考,有了新的文化归属脉络“航海文化、渔业文化、美食文化、名人文化以及长江文化”。 主持人: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脉络,进行新的思考。 王诗佳:我发现“长江禁捕”,通过身边的人进行垂钓,我发现长江边依旧会有人进行偷偷钓鱼,闸口附近也是有人在违法捕鱼,所以才会进行围起。现在长江中的鱼和家养的鱼有很大的区别,家养和买到的都是外来物种,长江中的鲈鱼是很难养殖的。因为需要保护长江里面的鱼,所以才会进行禁捕。 主持人:虽然禁捕,但是总是有不遵守的人,才会进行围起来,佳佳是从我们现实问题的矛盾发现了“长江禁捕”,那怎么样能和我们小朋友链接呢?还是需要思考一下。 王诗佳: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感受钓鱼的文化。 陈瑶:可以让孩子去问一问,为什么渔民可以钓鱼等。有的鱼可以捕、有的鱼不可以捕。 主持人:幼儿可以基础这些问题,再思索、再思考,进行讨论后整理成为自己的海报,这些就是最终能够体现在项目上的。 钱盈池:我发现“堤坝、水资源”。堤坝的作用是防洪,小朋友在玩啥游戏中体会一些科学的知识。 主持人:对于这个“堤坝”,我们还需要去调查它具体的名称以及作用,找相关的资料,这个叫做“防涝石”。结合大一班的船,可以去进行游戏。 接下来请各年级组找一个感兴趣的点,进行“江海文化背景”、“现实文化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