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课题学期汇报表

发布时间:2023-06-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22023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依托长江资源开发幼儿园“江·舟”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L2022069

承担单位

太仓市浏河镇幼教中心滨江幼儿园

立项时间

2022.9.15

顾薛哲、瞿嘉雯

联系电话

152****825

E-mail

491****988@qq.com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⒈资源生发,创审议主题之变

基于区域推行主题的相关建议,预审周边资源、分析幼儿发展需要,生成具有太仓特色、资源特色的园本主题课程。中班组联合东方幼儿园,有效利用场域资源、名人资源……生发“玩转太仓”主题课程;大班组以“江滩湿地公园”为线索,贯穿主题课程行进,充分利用周边三公里“长江资源”,生发“变化的太仓”主题课程。备课组对于上述生成课程进行梳理汇总、评估分析,形成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蓝本课程。

⒉优化园所文化,坚实基础支撑

“长江资源”心要词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索引收集、文献分析,细化界定含义,进一步明晰了基于浏河本土的“江海文化”的现实价值与研究思路。成功立项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以浏河特色“江海文化”为引,对于园所文化的架构、浸润方式等有了理性思辨,使得园所文化有源头、有发展、有落地。

⒊推进课程生发,提升研究成效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问题等,基于长江资源、江海文化等,不断挖掘课程价值点纵向化推进课程行进。积累丰富的、适宜的课程案例,如:“江边的风”“星星草坪探秘记”“风筝”“轮船大挑战”等;形成了有特色、有价值的园本主题课程,如“变化的湿地公园”“好吃的浏河”“长江小卫士”等。

教师在项目课程的推进过程中,逐渐丰富了课程开发意识。不再出现“零介入”“全开放”式的课程,更多体现了教师基于课程推进、幼儿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在项目课程模式的对标交互下,教师提升了观察、分析、筛选、调整的能力。并能够多形式记录、保存研究过程中的价值点,并在中心以及太仓市级公众号上进行分享发布,有一定的辐射价值。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⒈主题课程:叶子大不同(小班)、风筝的秘密(中班)、变化的湿地公园(大班)

⒉案例:江边的风(小班)、探秘星星草坪(小班)、风筝大改造(中班)、江豚的“微笑”(中班)、保护长江小卫士(大班)、各种各样的船(大班)、“老浏河”的美味(大班)

⒊论文:《依托长江资源开发幼儿园项目课程——以小班课程“你好,风!”为例》(陈海珍)、《依托江海文化促进幼儿园特色项目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顾薛哲)、《长江资源在小班项目活动中的实践研究——以趣探江滩之“叶子大不同”为例》(黄露露)、《幼儿园生活课程的实施以中班班本“制作草头饼”为例》(钱盈池)、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运用(金君)。

⒋微电影:你好,江边的风。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主题课程可以紧密链接“长江资源”,但在五大领域统筹、年龄段均衡上还存在“顾此失彼”的现状,目前课程架构处于相对失衡的状态。此外,仍需进一步落实、钻研课题研究课的开展情况,关注实效。

改进措施:

⒈进一步梳理“长江资源一览表”,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各年龄段适宜的资源运用建议,帮助教师有目的的甄别,适宜的运用。

⒉基于年龄特点、班本特点,充分预设学期内将要行进或可能行进的主题课程。在有计划、有规划的前提下,逐步丰富。

⒊面向全园开展课题研究公开课,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教科研一体化”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方式。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深化对“长江资源”概念内涵的理解

充分挖掘周边社区资源,形成各类资源一览表,结合幼儿核心经验及项目课程建设要求,提高课题组成员对资源价值分析和开发运用的能力。

依托专家引领,优化“江·舟”项目课程架构通过课例研究课、项目课程等多种形式,拓展研究思路,提升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单位盖章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