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课程的相关研究
通过知网搜索发现,关于幼儿园生活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内涵、幼儿园生活教育目标、幼儿园生活教育内容、幼儿园生活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⒈关于幼儿园生活教育内涵的研究
杜威指出,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这种有意识的教育是幼儿教育通过为其创设一个特别的环境,创设所依据的材料及方法都能使幼儿朝着更好更令人满意的方向生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是以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进行不断改造,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陶行知指出,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同时又要高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及与生活能力有关的活动中对其进行专门性的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⒉关于幼儿园生活教育目标的研究
《纲要》中指出,通过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南》中指出,通过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张文秀认为,幼儿园生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能力。
⒊关于幼儿园生活教育内容的研究
傅芳芳指出幼儿园生活教育即针对幼儿午睡、盥洗、喝水等生活环节开展教育。李力指出生活教育就是对幼儿的盥洗、就餐、睡眠等进行教育。李红指出生活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教育,而应包括整个生活的教育,是适合生活需要的教育。张文秀指出幼儿园的生活教育是对幼儿一日生活中偶发的教育事件进行教育,如:进餐前洗手,进餐后漱口等。李文华指出幼儿园生活教育的内容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切。侯叶萍指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喝水、如厕等就是生活教育的内容。
⒋关于幼儿园生活教育方法的研究
唐春梅认为,幼儿园要通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游戏活动;家园配合等方式来开展生活教育。张海云认为,要通过以实践练习、情感体验、环境熏陶、渗透等方法来开展生活教育。王会群认为采用游戏、故事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生活教育。朱家雄等学者提出了丰富且具体的生活教育方法,如:情境模拟、强化消退、榜样激励。侯莉敏提出了示范法、游戏法、榜样法等方法。李治芳认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园所环境资源,通过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开展生活教育的园所环境,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园生活教育与整合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生活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内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已有研究者提出生活教育内涵是以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为其创设一个特别的环境,对他们的生活和经验进行不断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学习常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与形成自理能力;内容来源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尤其是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游戏、渗透、体验等。
结论
综上所述,关于无边界学习理念的研究在慢慢进入幼儿园阶段,通过无边界学习理念来丰富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既生·长课程的发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有关园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方面,虽然国内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文献较多,但多为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与反思,较少与相关理论联系,理论性、系统性、研究性有待提高。因此,本课题将扎根于幼儿园,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下,教育人员、教育时间、教育空间、教学内容等要素之间的充分流动,打破园内园外界限,打造全景环境,提高教师对资源的敏感度,激发教师对资源的开发及设计、实施课程的能力,提升课程观念。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在无边界的学习方式下提高幼儿自然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以多角度、多形式的无边界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资源与课程、师幼与家园的共生共长。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虞永平,王春燕.学前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6.
[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89:344.
[3]何茜.国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12,34(05):1-6.
[4]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李季湄.“园本课程”小议[J].幼儿教育,2002(09):4-5.
[6]虞永平,孙琴干.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印]早期教育,2002(08):5-6.
[7]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幼儿教育,2004(09):4-5.
[8]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学前教育研究,2001(02):27-29.
[9]张承字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综述一基 于期刊网范畴[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0(02):102-105.
[10]郑晓江,《生命教育 演讲录》[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 5
[11]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 6
[12]思想理论教育.美国生命教育内容摘选[J].2001. (5)下: 95
[13]张文秀.走近陶行知走进幼儿园生活教育[J.科普童话,2017(40):127.
[14]傅芳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2-24.
[15]李红.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价值[J].新课程(上),2012(04):66-67.
[16]张文秀走近陶行知走进幼儿园生活教育[J].科普童话,2017(40):127.
[17]唐春梅.浅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145-146.
[18]张海云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J] :学周刊,2013(36):161.
[19]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
[2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6.
[2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工作规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4]程胜.“教育即生活”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5]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6]张丽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7]尤众喜.无边界学习及其支持和引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8]杨平儿.话题●对话●叙事●体验一“无边界学习”的理论建构和操作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 2006(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