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存在的问题问题 ⒈有了课程生发的意识,评价方式存在单一现象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已经逐步有了不再依赖蓝本课程,而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记性课程的生发。在生发课程后我们也发现了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家长、幼儿等都是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多方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但是在古镇主题活动结束后,在访谈和活动观察中发现,评价的主体只有该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教师,教师在活动后对本此活动进行简单的评价,幼儿、幼儿家长以及其他人员对此次活动并没有进行评价。教师通常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缺少幼儿及家长对活动或教师进行评价,教师无法得到他人的意见或看法;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形成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的关于课程的开展情况,同时也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到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从评价的功能和时间上划分,可以把活动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贯穿着幼儿活动的始终。 ⒉教师有课题研究的热情,缺乏专家的引领。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充满热情,对于课题研究的热情固然重要,但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些教师的专长,还是需要专家的引领,在课题研究上面把控方向。也能在课题的研究中给予一些建议。 ㈡改进措施 ⒈建立评价档案袋。《纲要》中指出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全面的评价,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都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档案袋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评价方法中存在评价主体单一、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局面。通过建立幼儿档案袋是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了解每个幼儿发展的水平,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文字、照片、幼儿作品等作为幼儿档案的记录内容,记录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依据。并且在进行主题活动的评价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建立幼儿档案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事情,需要三者的共同的努力。幼儿是档案袋的主人,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幼儿主动纪记录自己的活动中发生的点滴。同时要求家长参与到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一起对幼儿进行评价,这一来,既有利于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的表现有更真实的了解,又有利于家长及时反思家庭教育的方式。此外,家长与教师在档案 袋评价的过程中,方便进一步的沟通,密切双方的联系,对家园合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立幼儿档案袋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成长,从而改进主题活动开展效果;教师能更清晰地真实地记录着幼儿的发展状态,帮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进步。 ⒉结合校本培训项目进行专家讲座的引领。在校本培训项目的工作中选择适宜的专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讲座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入我们的课题活动现场,问诊把脉,帮助我们理清课题研究思路和后期方向。 ⒊加强对理论学习质量的把关。除了相应专家的引领,理论学习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献研究小组对于每次课题活动所需要的理论学习的文章需要结合活动主题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文章的含金量和前瞻性。理论文章的选择也应在核心组成员内进行提前审核和学习,注重文章提供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