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汇报表

发布时间:2024-01-0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苏州市教育单位承担研究的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中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32024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生·长”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编号

2022/X/02/013/03

承担单位

太仓市浏河镇幼教中心东方幼儿园

立项时间

2023.3

陆晓晨、杨帆

联系电话

15806229251

E-mail

luxiaochen159@126.com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在上学期对于重新梳理的资源库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资源的选择依旧会有偏重,所以基于发现的缺乏对当地优秀社会文化资源的使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本学期的活动。本学期通过对社会资源库的重新梳理,建立资源——经验——课程的链接。

走进实地,古镇课程资源的重新梳理

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我园教师们走进古镇,通过实地探索发觉古镇中的独特资源,通过照片及资源表的形式对古镇资源进行了细化和梳理,分为了建筑资源、人文资源和其他资源三大类,在实地挖掘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对于资源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大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在课程资源的讨论中,明确园所地理位置特殊而具有的独特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以发挥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因素的总和。通过开放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帮助幼儿、家庭、社区以“全参与”的形式帮助幼儿达到经验整合提升的目的,促进幼儿与幼儿园一起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链接经验,充分挖掘资源价值

在资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对资源在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在规划前,我们利用审议活动设计调查问卷、谈话话题等,老师们以多样的方式充分收集了孩子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并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为资源融入课程挖掘切入点。在幼儿园课程创设中,教师践行陶行知理念,在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古镇资源,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思维的教学引导下,让幼儿直观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和系统学习,了解古镇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促使幼儿在古镇资源的引领下,逐步建构文化发展与应用意识。另外,将古镇资源与幼儿教育有效融合,有利于切实落实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教育等相结合的育儿理念,使幼儿在生活化学习模式下,增强对家乡古镇资源的探究学习能力,本学期生成了古镇系列的主题计划。

培养情操,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

古镇资源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情怀,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课程探究兴趣,让幼儿在课程学习中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将古镇资源代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可以增强幼儿的实践探究能力,拓宽幼儿的学习认知视野,使幼儿的思想意识和个人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在利用古镇资源进行教学时,挖掘浏河古镇的特色文化资源,使幼儿在古镇资源的渗透中,逐步建构文化课程探索学习能力,使幼儿在课程学习中培养文化思想,增强知识探究与应用能力。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古镇课程资源一览表

⒉优化后的园本课程方案

各班古镇课程开展路径图

《古镇美食家》《弄堂的秘密》《亮眼看家乡》主题课程方案

⒌教师论文集

古镇系列课程故事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㈠存在的问题问题

有了课程生发的意识,评价方式存在单一现象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已经逐步有了不再依赖蓝本课程,而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记性课程的生发在生发课程后我们也发现了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家长、幼儿等都是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多方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但是在古镇主题活动结束后,在访谈和活动观察中发现,评价的主体只有该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教师,教师在活动后对本此活动进行简单的评价,幼儿、幼儿家长以及其他人员对此次活动并没有进行评价。教师通常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缺少幼儿及家长对活动或教师进行评价,教师无法得到他人的意见或看法;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形成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的关于课程的开展情况,同时也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到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从评价的功能和时间上划分,可以把活动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贯穿着幼儿活动的始终。

教师有课题研究的热情,缺乏专家的引领

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充满热情,对于课题研究的热情固然重要,但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些教师的专长,还是需要专家的引领,在课题研究上面把控方向。也能在课题的研究中给予一些建议。

㈡改进措施

⒈建立评价档案袋。《纲要》中指出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全面的评价,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都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档案袋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评价方法中存在评价主体单一、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局面。通过建立幼儿档案袋是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了解每个幼儿发展的水平,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文字、照片、幼儿作品等作为幼儿档案的记录内容,记录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依据。并且在进行主题活动的评价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建立幼儿档案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事情,需要三者的共同的努力。幼儿是档案袋的主人,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幼儿主动纪记录自己的活动中发生的点滴。同时要求家长参与到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一起对幼儿进行评价,这一来,既有利于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的表现有更真实的了解,又有利于家长及时反思家庭教育的方式。此外,家长与教师在档案 袋评价的过程中,方便进一步的沟通,密切双方的联系,对家园合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立幼儿档案袋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成长,从而改进主题活动开展效果;教师能更清晰地真实地记录着幼儿的发展状态,帮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进步。

⒉结合校本培训项目进行专家讲座的引领。在校本培训项目的工作中选择适宜的专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讲座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入我们的课题活动现场,问诊把脉,帮助我们理清课题研究思路和后期方向。

⒊加强对理论学习质量的把关。除了相应专家的引领,理论学习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献研究小组对于每次课题活动所需要的理论学习的文章需要结合活动主题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文章的含金量和前瞻性。理论文章的选择也应在核心组成员内进行提前审核和学习,注重文章提供的质量。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下学期在本学期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资源在课程中的运用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季节主题方案依赖蓝本,和幼儿的经验发生脱节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经验回顾,发现春、夏主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系列活动,重审季节主题计划,避免一条老路走到底的现状,优化季节主题方案,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