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题学期汇报表

发布时间:2025-01-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42025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主题背景下基于科探区游戏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W2023036

承担单位

太仓市浏河镇幼教中心滨江幼儿园

立项时间

2024.2

蒋梦菲

联系电话

13913781966

E-mail

466267396@qq.com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课题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㈠开展多元形式,着力解决关键问题

⒈通过研修活动的形式,以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教师在组织科探区游戏的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状,以集体交流的形式解决其中的一些共性、关键性问题。针对幼儿区域游戏中科探区游戏开展展示活动,邀请教师走进幼儿的游戏现场,以沉浸式观摩的形式,从幼儿的游戏状态、操作过程、同伴交流、师幼互动、经验发展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记录,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价值。

⒉在研修活动中,我们以观察作为教师发现儿童的手段,组织教师进行持续跟进式的研究,通过对“试点班级”的持续跟踪,组内教师以分工合作、群体诊断的方式与试点班级共同观察,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然后小组交流研究优化方案,教师们在持续的观察中不断反思,提高了项目课程实施水平。

关注探究过程,提升科学探究欲望

⒈本学期,在《风的方向》的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大部分幼儿都遇到“风向标不能转动”的问题,经观察访谈后发现,幼儿特别关注“风向标”的形象逼真,未意识到“风向标主杆和水平杆之间的连接”这一制作重难点。因此,教师鼓励幼儿思考、讨论“怎样才能让风向标转起来”,引发幼儿从关注“风向标的局部结构”“风向标的关键部位”转变为关注“风向标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形成思维导图,进而帮助幼儿适时对照自己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试与修正,突破重难点,并在梳理相关经验过程中建构新经验。

⒉通过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组合作、幼幼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协作、共享、承担。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和废旧材料供幼儿实践操作,让幼儿从实际操作与体验中获取科学真知识。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⒈案例:江边的风(小班)、风筝大改造(中班)、各种各样的船(大班)、

风的方向(中班)、科探区游戏之沉浮大发现(小班)、坡道小车(小班)

⒉论文:《生活教育理念下关于班级科探区沉浮游戏的实践研究》(蒋梦菲)、《基于班级科探区游戏改造的实践研究——以沉浮游戏为例》(蒋梦菲)、《主题背景下基于科探区游戏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蒋梦菲)、《幼儿经验发展视域下依托科探区游戏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路径》(蒋梦菲)

⒊文章发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支持策略》发表于《时代教育》期刊(黄露露)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科探区游戏的设计有时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导致游戏难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效果。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有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使得幼儿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较低

改进措施:

加强对科探区游戏设计的研究,确保游戏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加强对幼儿科学探究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及时给予幼儿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克服探究过程中的困难。

⒊面向全园开展课题研究公开课,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教科研一体化”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方式。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⒈深化“科探类游戏”在课程中的融合,确保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实现课程的全面性和均衡性。

⒉定期组织教师游戏案例分享会,分享科探区游戏的创新应用,鼓励教师提出新的想法和实践,促进课程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⒊加强对课例研究课的思考,确保每节课程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单位盖章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