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 题 方 案
太仓市浏河镇幼教中心滨江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㈠研究背景
⒈食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良好的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一个健康体魄的重要阶段。通过日常观察、家长问卷调查发现,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品等重油、高糖的食物充斥着本班幼儿的生活,班级内有超三成的家庭会经常吃快餐或外卖,有近15%的幼儿患有中度和轻度肥胖。
⒉食育是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及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⒈解决班本化食育课程缺失的问题
班级幼儿存在挑食、偏食、肥胖、营养不良等多种健康问题。幼儿接触到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快餐,正在影响幼儿对食物选择和饮食上的偏好。
⒉解决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问题
本园作为一所临江而建的新建园,园所比邻长江入海口,有着江尾海头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资源优势,但教师在生成课程之前,对于资源的全面感知、梳理不足,忽略了许多有季节、节气、地方特点的资源,如:螃蜞、黄蚬等。
⒊解决传统文化背景下食育课程价值忽视的问题
自2007年起,关于食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前期关于食育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烹饪、食品科学、营养学等学科领域,近两年学前教育领域对于食育的研究大大增加,包括关于食育内涵、食育价值、食育开展对策的相关研究等三大类,但鲜少有将传统文化与食育相结合的研究尝试。
二、研究现状述评
㈠关于江海文化
关于江海文化的研究主要以南通和泰州为主,指向城市旅游业及品牌发展,少部分基于幼儿视角进行尝试,但暂还没有相关研究将江海文化与幼儿园食育课程进行链接。
㈡关于班本课程
梳理已有文献不难发现,作为一种新的微型课程实施形式,班本课程已逐渐进入学前教育研究视野。班本课程也因为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幼儿的课程创生权利,契合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双向互动理念。
㈢关于食育的相关研究
⒈国外相关研究
现国外食育课程发展早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日本、英国、美国、德国、丹麦。其在国家政策支持、推行模式、以及开展内容和方式等值得我国去学习。
⒉国内相关研究
在我国食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专家认为食育就是健康饮食的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让国人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撑
㈠核心概念
⒈江海文化
江海文化是开放性的文化体系,呈现“多元融合、包容会通、生生不息”的文化结构形态。
⒉班本课程
本课题将班本课程定义为:教师以本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出发点,以班级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
⒊食育
泛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活动进行的各方面教育。“食育”不仅仅是饮食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的知识教育,更是一种与饮食相关的多样化实践体验活动。
⒋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
本课题在江海文化背景下,以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和需求为课程出发点,通过班本主题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食育活动。
㈡理论支撑
⒈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强调以“生活”与“做”为中心,通过实地观察与“做”,将教学内容由学校、教室延伸至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社会性”与培养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幼儿主体地位,提倡教育要跟随幼儿脚步,发现幼儿兴趣,创造教育契机,引发幼儿与环境和材料互动,从而获得情感、技能、知识等多维度全面发展。
⒊唐纳斯“健康行动模式”理论
健康行动模式倡导,健康教育需要从强调认知转变为强调情感。只有对健康有关的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其健康行为的改变是不够的,健康教育需要更多考虑情绪情感领域的问题,从而改变学前儿童的态度和价值观。唐纳斯指出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以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幼儿态度的转变,影响其行。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㈠研究目标
⒈通过研究,江海文化背景下的食育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理性认识。
⒉通过研究,发现食育教育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⒊通过研究,提炼出一套开发江海文化食育项目课程,……形成经验性总结。
⒋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食育观念转变,……提高教师课程行动能力。
㈡研究内容
⒈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的基础研究
围绕“江海文化”“班本课程”“传统饮食文化”进行文献研究,探索江海文化的内涵以及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内涵、特征、价值等方面形成理性认识。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⒉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⑴课程目标与框架的构建研究
充分利我园地理优势,利用园内外资源、基于江海文化,建构开发适宜的主题课程,梳理课程目标,搭建课程框架。
⑵江海文化食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
第一,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江海饮食资源,第二,梳理各年龄段中典型课程,成为具有参考价值的幼儿园特色课程蓝本。第三,对幼儿园江海文化食育项目课程的生成过程、课程价值进行分析,提炼经验策略。
⑶实施策略的研究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引导教师以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项目课程中。
⒊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对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等确立系统的标准和规范。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规划
㈠研究思路
首先围绕“江海文化”“项目课程”“食育”,进行文献梳理,形成理性认识。建构江海饮食文化特色课程资源库,在梳理中分析当前在江海文化认知与项目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解决问题出发明确研究的方向。
㈡研究方法
⒈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了解长江文化资源界定、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及有效研究经验,对中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以期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
⒉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相应地配合采用调查法进行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工作,为课题实施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①问卷法。②访谈法。③观察法。
⒊行动研究法
制订研究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实施讨论、行动、评价总结等,在评价总结的基础上再次展开,形成一个反馈循环的体系,使课题研究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求研究的实效性,形成新的资源开发思路。
⒋经验总结法
对自然状态下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完整的教育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其价值或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经验或者对研究及时改善、调整。
⒌案例研究法
对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开发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典型意义、能够反映出实际问题或者教学理念的项目课程案例加以交流分析和研究。
㈢研究规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9~2024.4)
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修改研究方案、落实研究措施。(负责人:黄露露)
⒉搜集文献及理论资料,……建立初步的江海文化食育课程资源库。(负责人:崔韵雪)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5~2024.11)
制定课题实施的阶段目标和具体操作计划。针对实践中的研究思路,最终形成特色食育项目课程。
⒈针对前期准备中的经验进行“再梳理”,……为后续项目课程开展奠基。(负责人:陈瑶)
⒉建立并不断完善幼儿园江海文化饮食资源库,……。(负责人:王诗佳)
⒊落实行动研究,……。(负责人:黄露露)
⒋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负责人:崔韵雪)
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江海文化资源库……。(负责人:陈瑶)
⒍在环境中渗透、体现江海饮食文化。(负责人:王诗佳)
⒎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渗透,阶段性收集来自幼儿、老师、家长及社会层面的反馈与建议。(负责人:崔韵雪)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12~2025.2)
收集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鉴定。
⒈收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汇总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负责人:黄露露)
⒉收集项目课程案例,……小结衍生的发展趋势。(负责人:陈瑶)
⒊汇集课题研究资料,……做好课题结题报告与课题结题鉴定工作。(负责人:黄露露)
六、研究条件保障
㈠研究团队保障
课题核心组由教育一线、接受能力强、敢于创新实践的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校级骨干两名,成员思想觉悟高、领悟能力强,具有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都具有课题研究经验,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了省级、苏州市“十三五”科研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水平。
㈡研究条件保障
⒈组织保障:一方面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另一方面,建立课题网页,开展网上的课题研究研讨与管理。
⒉资料保障:我园图书资料丰富,建有校园局域网,班班配有计算机,教师办公室保证人手一台电脑,有良好的上网条件;让我们较快地获得比较前沿的资料信息。
⒊时间保障:随着新课题的开始实施,我园将优化科研制度,除保障每两周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外,还将科研活动与日常教研、教学相结合,从制度上保障研究时间的充足。
七、预期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文献研究报告 |
文献研究报告 |
2023.11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
现状调查报告 |
2023.03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方案 |
课程方案 |
2024.04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故事集 |
课程故事 |
2025.12 |
最终成果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5.02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课程论文集 |
系列论文 |
2024.03 |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案例集 |
案例 |
202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