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5月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4-05-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江海文化背景下班本食育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太仓微型

立项编号

ZW2023011

出席

对象

课题小组成员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5.23

研究

主题

江海文化资源融入班本食育课程的策略研究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析辨“食育文化”与集体教学活动的链接点,增强文化认同。

⒉通过对幼儿园音乐课程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一、活动内容介绍

通过对本土音乐资源的挖掘,关注幼儿发展,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主表现,在感知与体验中找寻本土食育文化的痕迹,引领幼儿在玩转、体验、思考中,有效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王老师执教大班音乐活动《游码头》

王老师说课:《游码头》出自“太仓老底子”系列丛书之《太仓民谣》,歌曲富有节奏感,句段规整、对仗,营造了一幅太仓各地名产出码头的热闹场景。节选出的歌曲内容较为简短、容易哼唱,四四拍的节拍适宜幼儿通过自主感知、经验共享等进行内化理解。

幼儿的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其节奏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感知、理解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具体表现。本次教学活动充分支持幼儿的创造与感知,鼓励幼儿在内化节拍的基础上,自主编制适宜的节奏型进行歌曲的演绎。本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纸杯为主要打击乐器,通过尝试、感知不同的敲打方式,在欣赏、敲打、同伴共玩中鼓励幼儿根据节拍特点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在演绎乐句、歌曲的过程中对节拍、节奏、句段结构等音乐元素进行深入感知,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三、现场研讨

A指标

⒈可以在活动前中后期增加一些与民间音乐相关的音乐知识。因为对标的评估指南反复强调的是对于民间音乐的感知、认识以及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⒉音乐活动的逻辑性思维感觉十分好,环节的设计一步一步深入,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操作起来孩子可以主动地进行操作。

⒊在教师的教态、师幼互动中都体现出了自然、舒服的感觉。

⒋对于材料的选择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师幼互动十分精彩,能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能否请孩子进行图谱的整合,增加难度。

B指标

⒈活动中整体偏向的是节奏韵律,幼儿可能更多关注节奏,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风格特点以及歌曲内容。

⒉在打击乐最后可以再上升到一个高潮,把孩子们所有的成果平铺出来,再分工合作作为一个整个的演奏。

⒊孩子们完整感知后,再进行集体演奏再分组分工演奏。从孩子层面上可以听到她们说:“好期待”“还想玩”,从孩子的反应就能看出孩子的兴趣。

四、专家点评

许娟(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园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本次活动的核心就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在地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从儿童的生活背景出发,让儿童去了解他们所熟悉的、有兴趣的、愿意投入的生活实践,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归属感。在未来的课程策划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筛选和优化,以更符合儿童需要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要创设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符合本园的课程,我们的集体活动实施必须基于儿童的经验,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如太仓历史上传承积淀下来的物质形态和地方文化,引导幼儿在“做”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要从新的高度审视教育,让孩子记住乡俗,感受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特色,家乡的文脉,民俗要深埋乡情,让孩子对家乡的爱留在自己的心中,逐步坚定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物化

成果

⒈课堂观察量表

⒉课题研究课教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