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内容介绍 通过对本土音乐资源的挖掘,关注幼儿发展,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主表现,在感知与体验中找寻本土食育文化的痕迹,引领幼儿在玩转、体验、思考中,有效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王老师执教大班音乐活动《游码头》 王老师说课:《游码头》出自“太仓老底子”系列丛书之《太仓民谣》,歌曲富有节奏感,句段规整、对仗,营造了一幅太仓各地名产出码头的热闹场景。节选出的歌曲内容较为简短、容易哼唱,四四拍的节拍适宜幼儿通过自主感知、经验共享等进行内化理解。 幼儿的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其节奏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感知、理解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具体表现。本次教学活动充分支持幼儿的创造与感知,鼓励幼儿在内化节拍的基础上,自主编制适宜的节奏型进行歌曲的演绎。本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纸杯为主要打击乐器,通过尝试、感知不同的敲打方式,在欣赏、敲打、同伴共玩中鼓励幼儿根据节拍特点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在演绎乐句、歌曲的过程中对节拍、节奏、句段结构等音乐元素进行深入感知,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三、现场研讨 A指标 ⒈可以在活动前中后期增加一些与民间音乐相关的音乐知识。因为对标的评估指南反复强调的是对于民间音乐的感知、认识以及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⒉音乐活动的逻辑性思维感觉十分好,环节的设计一步一步深入,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操作起来孩子可以主动地进行操作。 ⒊在教师的教态、师幼互动中都体现出了自然、舒服的感觉。 ⒋对于材料的选择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师幼互动十分精彩,能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能否请孩子进行图谱的整合,增加难度。 B指标 ⒈活动中整体偏向的是节奏韵律,幼儿可能更多关注节奏,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风格特点以及歌曲内容。 ⒉在打击乐最后可以再上升到一个高潮,把孩子们所有的成果平铺出来,再分工合作作为一个整个的演奏。 ⒊孩子们完整感知后,再进行集体演奏再分组分工演奏。从孩子层面上可以听到她们说:“好期待”“还想玩”,从孩子的反应就能看出孩子的兴趣。 四、专家点评 许娟(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园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本次活动的核心就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在地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从儿童的生活背景出发,让儿童去了解他们所熟悉的、有兴趣的、愿意投入的生活实践,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归属感。在未来的课程策划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筛选和优化,以更符合儿童需要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