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养文化的认知 各位教师对“食养”进行一些初步了解和认知,并展开对食养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讨论。 二、小组讨论:食养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小组: 找了一些与食养有关的绘本故事: 《小满的苦苦菜》、《霜降的红柿子》、《立夏的多宝饭》、《秋分的大闸蟹》、《金灿灿的柚子》、《栗子树下的秘密》、《梨子,你从哪里来》、《夏至里的面食》、《大块头萝卜》、《卷啊卷,卷心菜》、《香香甜甜腊八粥》、《圆鼓鼓的土豆》、《油亮亮的茄子》、《这里怎么会有青椒》(青椒可以变成各种零食、糖果、也是很美味的)、《7只老鼠挖红薯》、《胖墩墩的南瓜》、《菠菜在哭》、《一园青菜成了精》、《红彤彤的番茄》。 引导幼儿先阅读相关绘本,获得一些食育方面的理论经验。 第二小组: ⒈可以创设一个充满“食育”氛围的环境,重点以“食与节气”和“食之健康”的版块来进行呈现,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一些健康饮食,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等传统食养内容。 ⒉可以融合种植园地进行一系列食养的活动,如“自己的午餐自己播”,就是通过自己播种萝卜、生菜等蔬菜,经过小朋友自己照顾收获后,将这些蔬菜进行烹饪,成为自己午餐的配菜。 ⒊与家长进行家园合作,如园内种植的一些红薯、萝卜等蔬菜可分给每位孩子回家参与美食的制作等。 第三小组: ⒈从现象出发:如家长经常会让老师给小朋友多喝水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幼儿发现嘴巴起皮、手部干燥等情况,探究这些身体表象出现的原因,从而以食物为媒介来了解各种食物的特点,再通过观察他人一些身体表象情况,形成一本养生手册(如出现干燥、火气、痰湿、以及一些生津止咳的食物),还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养生角,引导班级中的孩子自己学会养生,从而实现食养的作用。 ⒉可利用一些家长资源:如家长有在家里种一些蔬菜水果的,可提供一些食养材料;家长若是医护人员的,可进园进行一些科普分享等。 三、主持人分享一些食养相关视频、图片 立冬节气美食、谷雨彩虹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