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2023年10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3-10-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儿童经验”视域下利用小树林资源优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L2022070

出席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线下

时间

20231026

研究主题

观小树林游戏,梳理调整方向

所要解决问题

对于环境、材料、教师指导方面的策略进行进一步梳理,为活动后续开展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

 

 

 

 

 

 

一、观摩游戏活动

开放小班蓝染坊、中班编织坊活动,教师现场观摩。

二、梳理游戏支持策略

戚:观摩游戏后,教师可以就游戏情况以及材料提供方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顾:编织游戏中纸杯可以提前剪开,标号数字以便于幼儿掌握一个隔着一个的技巧,部分材料可以有颜色区分能使幼儿在技能方面更加好的掌握。

王:扎染工具上需要提供手套,完善材料。在最后一步展开染布的部分容易弄脏手也可以提供其他工具帮助打开。

戚:教师的支持上有语言指导,示范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偶:教师的情感支持,在游戏中教师是有鼓励和赞扬幼儿的,让孩子对游戏中的挑战能更有信心。在活动中教师也能积极回应幼儿。

三、环境、材料、指导方面思路调整

(一)分组讨论

(二)结果分享

第一组:

⒈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层次,调整材料的适宜性。

比如:应提供辅助性的材料,比如:幼儿使用的一次性手套。可以让幼儿在自己打开染布的时候能够更方便。

⒉游戏形式的调整,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扎”的过程是的比较难的。所以使用夹子夹,一是可以增加一些有形状的木片,让它的接触面增大,且在染布的形状上也能更加的美观。

二是参考喷绘的形式,改变染的方式。可以尝试用喷壶把染料喷上去,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可以的。

⒊材料的丰富性可以增加

比如:T恤、围巾、帽子、袜子等一些不用的生活材料,让幼儿的游戏也更加的贴近生活,让幼儿更加感兴趣。

⒋材料投放上可以以符号相配合




 

 

比如编花篮的纸杯上,可以在逢单数的地方图涂色做标记,让幼儿在操作时,可以更加容易区分,避免在绕的时候会重复绕,间隔错误等。

第二组: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教师现场观摩小班、中班户外游戏情况。针对现场实践和观摩梳理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复盘材料提供和幼儿使用情况,梳理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策略。根据现场情况提出有效建议为接下来的游戏提供了有效方向。

物化成果

小树林户外手工坊游戏材料、指导建议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任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