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明德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23-09-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依据《太仓市幼教教研工作计划》和《明德幼儿园务计划》核心要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精神为指导,“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及“活力教育”为引领方向,结合小树林手工坊的现状及上学期的研究成果,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重新丰富、调整。我们幼儿园课题组将继续以建构、完善手工坊的课程为重点,挖掘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1. 基本思路

    梳理上学期对于手工坊区域的教研成果,对已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从问题出发对课程结构进行丰富和优化。课程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比较少,二是课程中缺少评价体系。本学期将针对课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同时,让幼儿进入到游戏中,以幼儿的游戏状态调整课程的适宜度,以幼儿游戏为推动课程的开发的主要动力,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的实践路径,结合理论学习和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等方式完善现有的课程结构。

  2. 工作目标

    ⒈丰富和优化现有的手工坊课程体系,让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性,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⒉新增课程的评价体系,从具体的评价中反观课程的适宜性和幼儿具体的能力发展。

  3. 具体措施

    ㈠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⒈结合幼儿能力水平,教师预设课程内容。

    对于幼儿来说,手工坊内的游戏内容是属于比较新颖的,幼儿在这方面的游戏经验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在课程开发的前期可以以教师创设的游戏内容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多丰富相关的游戏经验。

    ⒉幼儿游戏过程的课程故事。

       在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收集相关游戏故事,以便后续的课程挖掘。在课程故事中以幼儿的游戏体验、问题的产生、解决为引领,形成新的课程。突出游戏过程中幼儿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这也为后续开展类似课程可以有参考。同时,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㈡主要的教研途径:

    从做中学理论联系实践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将践行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从前期预设游戏方案到实践后发现调整其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在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与经验的习得,注意梳理课程的相关材料,同时,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开发课程评价体系。把理论用于实践,将过程提炼成有益经验,从而能为以后的改造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理清实践的正确道路。

    ⒉幼儿参与式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需要让幼儿参与到其中,一是能够反应当下课程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合理,二是能加入幼儿想法与创意,让课程整体能够更加的鲜活、有意义。课程的评价中,以幼儿视角的评价,也可以印证课程整体是否吸引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参与还是很重要的。

  4. 具体措施

  5.  

活动主题

所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形式与内容

结合

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

2023年9月

梳思路,策划主题游戏

明确本学期的工作室活动主题,思考相应的主题

⒈介绍本学期的教研思路

⒉手工坊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梳理(每个年级选一个内容重点梳理和研究)

⒊结合主题设计一个游戏方案。

行动研究法

蓝本课程主题下的游戏方案设计。

202310月

 

观游戏,诊断环境问题

解决游戏过程中材料与环境问题

⒈观摩幼儿游戏过程,反思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的适宜性。

⒉对环境、材料、指导方面梳理出相应的调整思路。

行动研究法、理论学习

初步梳理出博物馆课程的基本框架

2023年11月

 

以手工坊游戏为例,制定游戏评价表

帮助教师评价幼儿的发展

⒈结合扎染、陶艺、编织三个主题,梳理游戏的指导要点及幼儿能力的要求。

⒉汇总形成幼儿游戏评价表1。

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梳理成课程指导手册。

形成手工坊游戏评价表。

2023年12月

 

优化游戏评价表

解决评价表中难以观察的部分

⒈理论学习

⒉分组对评价表进行优化调整形成评价表2

⒊幼儿自评价的问题设计

行动研究法

形成优化后的游戏评价表2

2024年1月

 

完善手工坊课程的建构

回顾本学期的课题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成果梳理

⒈收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评,交流反馈

⒉整理完善主题课程,并交流。

经验总结法

幼儿自主评价的表征、

完善游戏评价体系

六、本学期预期成果

⒈预设的主题背景下小树林手工坊游戏方案。

小树林手工坊具体的课程内容,梳理成主题课程

⒊课题组撰写的课程案例

⒋成员们撰写的课程故事。

形成手工坊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梁默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