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一、研究背景
本学期,我们将依据《太仓市幼教教研工作计划》和《明德幼儿园业务计划》核心要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及“活力教育”为引领方向,结合小树林手工坊的现状及上学期的研究成果,从“实际问题”出发,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重新丰富、调整。我们幼儿园课题组将继续以建构、完善手工坊的课程为重点,挖掘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研究思路及内容
小树林优化改造的调整方向:
梳理上学期对于手工坊区域的教研成果,对已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从问题出发对课程结构进行丰富和优化。课程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比较少,二是课程中缺少评价体系。本学期将针对课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同时,让幼儿进入到游戏中,以幼儿的游戏状态调整课程的适宜度,以幼儿游戏为推动课程的开发的主要动力,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的实践路径,结合理论学习和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等方式完善现有的课程结构。
我们将践行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从前期预设游戏方案到实践后发现调整其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在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与经验的习得,注意梳理课程的相关材料,同时,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开发课程评价体系。把理论用于实践,将过程提炼成有益经验,从而能为以后的改造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理清实践的正确道路。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需要让幼儿参与到其中,一是能够反应当下课程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合理,二是能加入幼儿想法与创意,让课程整体能够更加的鲜活、有意义。课程的评价中,以幼儿视角的评价,也可以印证课程整体是否吸引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参与还是很重要的。
具体实践:
9月教师收集可开展的活动内容,结合幼儿年龄段,设计“秋天”主题背景下的游戏,丰富现有的课程内容,最终梳理了小树林户外手工坊游戏目录及方案。
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教师也适时收集相关游戏故事,以便后续的课程挖掘。
10月老师们通过观摩游戏现场,重点关注“手工坊”环境、材料、教师指导方面,复盘材料提供和幼儿使用情况,梳理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策略,根据现场情况提出有效建议为接下来的游戏提供了有效方向。
11月教师结合理论学习了解活动评价的意义、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方式、活动评价的对象等;结合教师日常工作中所运用的评价方式,将能力评价表与主题评价表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的评价维度及所使用的场合、活动,并讨论设计出适合户外手工坊的活动评价表,推动教师高效开展户外手工坊活动。
12月,基于教师对于如何将小树林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融入融入课程存在问题,且通过日常观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不够,于是通过课例研究的方式,探讨班本课程背景下,开展了利用小树林自然资源支持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策略研究,梳理了观察量表及小树林资源的艺术领域教案。
研究成效
⒈小树林户外手工坊游戏目录及方案
⒉小树林户外手工坊游戏材料、指导建议
⒊小树林户外手工坊游戏评价表
⒋一份课例活动的观察量表及教案
四、后期的优化预设
手工坊的游戏材料再优化:目前手工坊基础材料到位,但是材料的类别不够丰富,需要增添多种自然材料,结合小树林周边四季自然物,将户外的特色资源充分利用。二是,对于不同区域内的工具材料使用,可以以不同的作品来辅助表现,让其他人能一眼了解这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情况。
其他区域中:也有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同时,需要把古镇元素的东西融入进去。比如:玉兰林,由于很多树死了,场地上的器材对于幼儿来说,有些会影响幼儿游戏。可以玩的内容比较有限,需要重新布局。比如在玉兰林中增设于古镇相关的走廊式活动展示区,里面可以将老师们的课程故事进行投放,走廊上也可以有些灯笼、或者伞的作品,营造特色的氛围。
五、不足之处
⒈教研成果未及时梳理成文,课题论文获奖和发表较少。
⒉小树林其他资源利用较为薄弱,辅助材料投放较少,要将“手工坊”的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