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依据《太仓市幼教教研工作计划》和《明德幼儿园业务计划》核心要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及“活力教育”为引领方向,开展“基于‘儿童经验’,利用小树林资源生成主题课程”,以建构四季课程为重点,挖掘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基本思路
目前利用小树林资源生成了“香樟树课程”、“种植课程”、“桂花课程”等,小树林的资源已经逐步开发并利用到课程,但是还面临两大问题:一、资源利用的程度和有效性却不高,许多集体活动还是跟以往一样,没有走向户外让幼儿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并且有的活动由于个别老师经验不足,设计的活动不够成熟,没有合理利用资源。二、课程行进没有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一个年级的课程都几乎一样,没有根据自己班级幼儿已有经验,进行班本课程的改动。本学期将针对以往课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根据“儿童经验”,继续生成课程,并在课程行进中遇到的即时研讨,梳理方法,形成结论,提高利用资源的有效性。
三、工作目标
⒈基于以往课程经验,丰富和优化小树林课程。
⒉能依据班级幼儿经验和主题目标,生成适宜的班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㈠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⒈结合幼儿经验,教师预设课程内容。
首先教师复盘已有课程,梳理现阶段课程开展存在问题,结合重点突出的问题梳理解决问题的相对策略。以幼儿经验和自然资源为基础,预设的思维导图并交流。再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对主题计划表的梳理形式及方法,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标幼儿核心经验,形成主题目标,各班预设课程内容,实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主要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调整、优化方向(资源使用、活动的深入性、活动形式等方面)。
⒉幼儿游戏过程的课程故事。
在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收集相关游戏故事,以便后续的课程挖掘。在课程故事中以幼儿的游戏体验、问题的产生、解决为引领,形成新的课程。突出游戏过程中幼儿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这也为后续开展类似课程可以有参考。同时,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㈡主要的教研途径:
⒈从做中学,理论联系实践,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将践行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从前期预设游戏方案到实践后发现调整其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在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与经验的习得,注意梳理课程的相关材料,同时,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开发课程评价体系。把理论用于实践,将过程提炼成有益经验,从而能为以后的改造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理清实践的正确道路。
⒉幼儿参与式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需要让幼儿参与到其中,一是能够反应当下课程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合理,二是能加入幼儿想法与创意,让课程整体能够更加的鲜活、有意义。课程的评价中,以幼儿视角的评价,也可以印证课程整体是否吸引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参与还是很重要的。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结合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024年2月 |
复盘已有课程,梳理现阶段课程开展存在问题 |
审视已有课程行进的问题 |
⒈介绍本学期的教研思路 ⒉复盘小树林已有课程在实践中的问题(每个年级选一个内容重点梳理) ⒊结合重点突出的问题梳理解决问题的相对策略。 |
行动研究法 |
园本课程问题梳理一览表 |
2024年3月 |
基于“儿童经验”,预设各年龄段课程思维导图 |
收集幼儿已有经验,梳理脉络 |
⒈以幼儿经验和自然资源为基础,预设的思维导图并交流。 ⒉结合对于资源利用、课程内容的预设目标是来思考,考虑可能的生发分支。 |
理论学习法 |
各班预设的课程思维导图1 |
2024年4月 |
利用小树林资源,梳理主题计划表 |
⒈了解主题目标梳理路径。 ⒉充分挖掘小树林资源,制定主题计划。 |
⒈理论学习,了解对主题计划表的梳理形式。 ⒉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标幼儿核心经验,形成主题目标。 ⒊各班将已有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填入主题活动一览表。 |
行动研究法、理论学习法 |
各年级组梳理一份主题计划表1.0 |
2024年5月 |
借课程案例分享,提升教师课程实践和领导力 |
基于实践中的问题,优化解决 |
⒈利用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共性)。 ⒉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主要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调整、优化方向(资源使用、活动的深入性、活动形式等方面)。 ⒊对于生成的支线活动进行预设。 |
案例研究 |
课堂观察表、教案 |
2024年6月 |
季节主题下依托园内资源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课例研究 |
了解资源在集体活动中利用的有效性 |
⒈收集结合研究的主题活动下的集体活动。 ⒉集体活动展示。 ⒊交流研讨。 |
课例研究法 |
教案、观察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