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0-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研究背景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主题是:幼儿园班级文化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本学期,我们把上学期梳理的文化资源运用起来,并结合紫薇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游戏节”等活动,共同研讨让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从而让园本课程更加贴合幼儿的成长需求,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成长。以下是对本学期主题教研活动的四个阶段的梳理:

  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课题计划交流及班级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研讨

    在本学期第一次课题活动,首先是与老师们分享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邀请老师们共同审议计划,并且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解读,也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宝贵意见。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们分享了上学期利用文化资源开展课程的现状与问题,教师们准备了各班文化课程开展的环境照片,并且在现场交流时交流了目前的困惑,并且针对不同班级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分成了项目小组,并且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

    班级文化课程学期计划的制定与研讨

    我们在学习书本《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中关于主题式传统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对本学期开展的文化课程进行具体计划的制定,并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讨。在制定课程计划前,教师们也对书籍进行了查阅,收集了一些关于课程方案的学习资料,在研讨活动中,教师们也进行了集体分享。在分组制定计划时,各项目小组的负责人带领着教师们进行方案的进一步研讨与制定。让教师们在接下来开展文化课程时更有抓手。

    ⒊班级文化课程中可实施活动的思考与研讨

    在有了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参考《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中关于“实施活动”的章节,并且活动中更加具体地探讨班级文化课程中预设的活动的可行性。在项目小组交流中,各个小组共同商讨不同主题文化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各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初步预设具体的游戏活动,通过本次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让原先的课程计划更加具体和鲜活,让让教师们能更有方向地开展具体实施。

班级文化课程成果分享与交流

在文化课程实施之后,教师们有了不少的实践成果与心得。所以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成果的交流分享。教师们主要围绕这学期开展的文化课程进行课程故事以及论文的交流分享,并且在分享之后继续修改和完善班级文化课程实施方案,为下学期的课程开展做好准备。

三、研究措施

让理论学习支持教师的教学实践

只有选择适切的理论学习材料,才能让教师在实践时有正确的方向指引。本学期园部层面重点阅读了中心层面推荐的书目《观察的艺术》以及《从儿童的兴趣到思维》这两本书籍作为园部的重点阅读书目,并组织教师们开展分层阅读。教师由个人的初步阅读到教师的领读再到备课组的分享,让教师们真正参与到阅读活动,也让教师在交流思考中批判性地阅读。本学期,园部对于进阶阅读的引领有所缺失,所以下学期我们将加强园部的领读,并且把进阶阅读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除此之外,两个工作室本学期把0~8岁儿童环境创设》《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这两本书籍作为重点阅读书目,鼓励教师在将理论联系实践。教研组和备课组两条线的阅读活动都是和研究的主题相结合的,能够让教师们在阅读后展开实践,也能在实践基于书本中的内容再研讨等。所以只有选择教师需要的,并且与教师的实践机密关联的书籍才能真正指导教师开展实践。

⒉让各层级教研促进教师的思维碰撞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继续借助备课组、教研组、园部、中心以及集团等多层级的平台,让教师们不同层级、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对日常教育教育活动展开思考,审视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也让教师们在交流研讨中接纳同伴的观点,打开自己的思路,从而逐步养成教学思考能力。回顾本学期,教师们能够比较积极的参与研讨活动,希望在下学期中,教师们能够更多在集体中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园部也将创造更多的机会来激励教师在各类活动中进行研讨分享,让教师们乐于和善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结合工作室活动,资源与课程展开深入思考

紫言工作室本学期紫言工作室以幼儿园班级文化课程的实施与研究”为研究内容,开展了次活动教师们共同制定了班级文化课程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开展文化课程,让课程开展更加扎实。

紫竹工作室本学期,紫竹工作室围绕主题幼儿园博物馆主题下区域活动的开展”进行系列研讨活动。教师们聚焦在博物馆课程下的区域游戏,并与中心“书记项目”相结合,重点关注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让博物馆课程的开展更加贴近幼儿的发展。

四、研究成效

⒈以班级文化课程学期计划、实施方案为途径,提高教师对文化活动的预设能力

在班级文化课程活动开展之初,教师们通过撰写学期计划和实施方案对本学期的文化活动具体实践的内容有了一个实施方向和具体活动的提前预设,老师们在计划和活动方案的指引下,对本学期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有了清晰的活动线索指引,让活动开展的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活动开展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⒉以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升文化课程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以教师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帮助教师梳理问题,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调整策略。我们形成了有问题梳理和解决策略的解决对策内容,让老师们在实践中对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对问题发生后的解决策略有初步的思考和解决的意识。教研活动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每次活动中教师有思考有行动的实在研究,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反思和成长,有问题意识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等。

⒊以文化项目小组为研究形式,促进老师间的互相合作

在结合各班教师研究的文化课程内容和教师的研究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们有目的地分成了美工组、自然组、大班合作组和茶文化组,在小组中我们积极开展了对文化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梳理,在课程实践中互相交流实施经验,促进组员间的互相学习。工作室的老师们也将这些有趣有价值的文化活动撰写成课程故事,先后涌现出“编玩编乐”“‘鸡’动人心”“拓来拓去”等精彩的课程故事案例。同时,老师们也积极撰写了文化课程论文,用专业的理性视角去分析自己的活动,去归纳自己的观点,老师们论文撰写的意识和能力在逐步提升。

⒋以专家教师讲座为契机,继续夯实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环境创设、游戏设计上。在多次外出学习、专家教师支持的背景下,我们利用外邀专家王丽老师的“班级博物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取’与‘舍’”专题讲座为老师们增加了更多关于班级文虎课程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们通过理论学习继续更新班级文化课程实践理念,从儿童视角出发去创设适宜幼儿的班级文化课程活动环境。这次讲座后,老师们在班级文化课程环境改造的基础上,将每个文化活动区域集中改造,打造出适宜幼儿活动发展的文化游戏空间。

  1. 存在问题

对文化课程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本学期虽然对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了梳理,但是一些文化资源的适宜性还需要我们思考,一些课程实施的方式也需要教师们站在幼儿的立场进一步思考。

㈡缺少对文化课程实施后的评价

如何判断一系列主题活动或者几个生成的活动是否真的发挥资源价值,是否真的满足幼儿需求、对幼儿有积极的发展促进作用。目前只能依据幼儿的反馈、家长的反馈和教师团队的反思与交流进行调整。

六、今后研究设想

⒈科学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下学期紫薇幼儿园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多元文化”视角下,幼儿园“微·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即将进入个阶段的研究。园部要继续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稳步落实,两个工作室也都要根据课题计划制定工作室计划,多条线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让课题研究更加全面与扎实。

全员卷入课题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就要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所以在下学期,我们将鼓励和动员每位教师尝试在班级内开展微型的课题研究,选择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并借助备课组和教研组等平台展开交流研讨,让教师们逐渐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许佩琦

2023.6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宣丽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