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研究背景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主题是:班级博物馆主题下课程框架的架构本学期我们聚焦于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搭建以及班级博物馆课程下的集体活动创设,通过活动设计的交流、活动现场的观察、课程框架撰写的学习,形成丰富、有质量的博物馆主题课程,让博物馆课程更加饱满,更加有深度。以下是对本学期主题教研活动的四个阶段的梳理:

  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课题计划交流以及班级博物馆主题的确定

在第一阶段的课题活动中,我们重点让教师们集体审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教师们对计划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教师们的建议我们对课题计划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更加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需求。其次,各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了本学期班级博物馆主题的确定,在集体的交流分享中,老师们也对博物馆主题的科学性、适宜性等进行课探讨,并且在和班级幼儿谈话的基础上对博物馆主题进行了调整与最终的确定。

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探究与搭建

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为了让我们的博物馆课程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我们尝试进行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搭建。在研究之前,各班教师做好了充分的研究资料收集,从书籍以及网络上寻找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课程框架,并且在课题活动中进行集体的分享与研讨,根据我们课程的特点进行博物馆课程基本框架的梳理,在教师们集体的智慧下以及书籍《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指导下,我们初步梳理了课程框架的几个要素,各班根据博物馆课程的主题进行班级博物馆课程的搭建。教师们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基本形成了对课程框架的认识,并且尝试搭建比较科学的班本课程框架,对后续的课程开展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班级博物馆课程中集体活动设计与思考

在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中,教师们有了课程框架后能够按照框架中预设的内容有计划的开展课程活动。由于课程内容的范围较大,所以我们将研究的内容聚焦到博物馆课程中的集体教学活动。本阶段中,主要进行了两次教学活动的观摩与研讨,教师们在观摩之后围绕关键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思考博物馆课程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如何设计与组织,并且如何与博物馆主题紧密联系等。有了课程框架的指引,让教师们在活动开展时更加有抓手,能够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级博物馆课程实施后的成果交流与分享

在最后一个阶段中,主要是将这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分享,并且再次调整与完善博物馆课程框架。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教师们主要进行了课程故事、论文的交流分享,将一些课程开展的优秀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进行动态的调整与优化,让课程框架中的内容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更加贴合,也为后续的继续完善奠定基础。

三、研究措施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重点在于课程框架,所以我们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理论学习的资料,让有效的学习支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我们选取了太仓市优秀的学习资料燃荻作为教师撰写读书心得的资料,选取了幼儿园课程图景《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这两本书籍作为本学期课题组重点学习的数目并且在每次课题活动中选取相应的章节进行学习与阅读这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能让教师们感受到理论学习的价值,也能够让理论真正起到支撑教师实践的作用。在下学期的研究中,我们还将利用理论学习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升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

丰富课题研究形式,提升课题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本学期,我们除了开展园部层面的课题活动,借助课题组、工作室以及备课组等多个平台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们都积极参与到不同层级的课题研讨中。回顾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我们发现虽然课题研究的数量得到了保障,但是课题研究的形式还需要丰富与变化。所以在下学期的研究中,我们将提前通过调研的形式了解教师们对于课题活动开展形式的想法,并且尽可能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从而让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有高的参与度。

四、研究成效

⒈关注到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搭建,让课程开展更具系统性

在本学期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就尝试进行了班级博物馆课程框架的搭建,通过课题活动教师们一起对课程框架的要素进行梳理,并且尝试制定班级博物馆课程的框架。这种课程框架的制定让教师们对本学期乃至下学期的活动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规划,也让教师们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有更加清晰的课程目标,所有的活动都能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开展,活动开展效果有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课程框架的制定也让教师们对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思考,也让我们的园本课程逐渐丰富与完善。

⒉以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提升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在本学期的课题开展中,我们始终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导向,让课题研究真正做到有效。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中,我们就制定的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教师在上学期开展博物馆课程中的问题与困惑,针对教师们的问题调整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以教师遇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围绕教师在组织和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及时梳理研究策略。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思考让教师们明确了有问题才有研究的价值,解决了问题才是课题研究有效性的体现。

⒊聚焦课程中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提升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

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还聚焦了课程中的集体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博物馆课程下的集体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们的原创活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需要集体的研讨与思考,从而才能不断调整为更加科学和适宜的集体活动。通过本学期的专项研讨,教师们能够对博物馆课程下的集体活动设计有了更多思考与关注,并且紧扣博物馆课程目标,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博闻、博思”,让教师们通过活动的设计与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1. 存在问题

班级博物馆课程中缺少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本学班级博物馆课程的框架的建构中,教师们关注到了课程评价,但是评价的方式和角度是比较单一的,并且评价方式的科学性还有待研究,所以我们需要专家的进一步引领,帮助我们对课程框架特别是最后的课程评价给予帮助和建议,让我们的课程评价能够更加科学和全面。

㈡班级博物馆课程的实施对于一个班级的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关注到教师们对于博物馆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发现各班的进程十分缓慢,各班的环境也没有能够达到计划中的目标,通过对教师们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对于一个班级的一位教师而言,进行课程框架的搭建并且实施是存在难度的,所以下学期我们将进行调整,会以一个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博物馆课程的建设,这样的尝试能够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开展得更加扎实。

六、今后研究设想

调整博物馆课程开展形式,让博物馆课程开展更加扎实

下学期,我们将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博物馆课程,选取的主题也是根据幼儿的需求,贴合幼儿的生活的。通过一个年级组的力量,我们可以把博物馆课程的内容进行扩充,并且综合五大领域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将以各个年级组的走廊为博物馆课程的体验场馆,在走廊中设置博物馆课程中的各项游戏,让幼儿真正有单独的空间沉浸式的体验、欣赏与探究,让博物馆课程的环境随着课程开展逐渐完善与丰富。

丰富课题研究的形式,提升课题开展有效性

根据教师们的兴趣需求进行课题研究形式的调整,让教师们真正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乐趣。另外,我们还将鼓励教师们进行微型课题的申报,让教师们从日常的研究中真正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宣丽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