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4月:自然角记录本投放从而达到有效使用的策略梳理

发布时间:2023-04-1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Steam理念下大班自然角记录本有效使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微型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二楼研修室

时间

2023418

研究主题

自然角记录本投放从而达到有效使用的策略梳理

所要解决问题

1.投放前期设计的自然角记录本样本,根据使用情况,通过一些游戏现场的照片等,研讨分析Steam理念下自然角记录本的使用现状。

2.透过游戏行为进一步优化自然角样本,进行投放策略的梳理。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交流讨论法

 

 

 

 

 

 

案例根系观察分享

故事一:根都是一样的吗?

⒈根的异同初讨论

当孩子们观察完红薯的根,个个兴奋不已,围绕植物根的异同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⑴一样:都是白色;很长的根交叉在一起。

⒉如何验证猜测

植物的根到底一不一样呢?有什么好方法能验证你们的猜想?我了解到幼儿幼儿的困惑及已有经验,继续追随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展开进一步地讨论。

故事二:各种各样的根

⒈确定观察内容

孩子们用绘画表征的方式确定了自己最想观察的植物的根,我们采用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接下来要观察的植物种类。

⒉种植进行时

幼儿将收集的植物和器皿,以水培的方式进行种植,并放在自然角光照非常好的位置,观察植物根须的变化。

⒊萝卜是根吗?

孩子们种下了胡萝卜后,辰辰提出了疑问“我觉得可以不用种了,因为妈妈说萝卜就是它自己的根。”但是涵涵不同意“萝卜是可以吃的,怎么会是根呢?”在问题的指引下,幼儿查找资料并讨论,发现萝卜、红薯、芋艿、紫薯、山药等可供食用的部位都是植物的根。这些根与幼儿以往认知的根不同,都是可以吃的。

故事三:为什么植物会长根?

⒈根的作用大猜想

随着植物的根越长越多,幼儿有了让他们更为好奇的好问题“为什么植物会长根?”“植物没有根行不行?”我以孩子们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引导幼儿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猜想,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探究根的秘密。

⒉实际操作了解根的固着作用

通过孩子们层次递进的猜测,孩子们积累的初步的认知经验,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种植园地。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劳动用具,铲子、水桶等,鼓励幼儿轻轻地挖一挖,看一看。

⒊再次实验发现根能吸收营养

根除了可以稳固植物,真的能吸收营养吗?那么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呢?孩子们画下了自己的问题和办法。

故事四:根的方向大讨论

孩子们通过这些透明的容器方向,这些根有粗有细、密密麻麻、弯弯绕绕,发现了很多根的异同点,同时,孩子们关于根的生长方向又有了许多新的疑问,我引导幼儿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

一、案例研讨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教师应努力为幼儿的深度学习创设条件,保护和满足幼儿在问题指引下积极主动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探索中不断调动自身内在的动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幼儿探索“根是如何吸水的”时,教师通过“萝卜是否会‘喝水'”的实验,让幼儿猜想萝卜的根在红色颜料的水中是否会变红,并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当幼儿发现萝卜的根真的变红了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萝卜的根变红的原因,从而发现根会吸水的秘密。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将有根和没有根的青菜种在花盆里,观察叶子的变化,发现植物没有根会有什么后果。教师还引导幼儿动手将植物的根埋在土里深浅不同的位置,探索对其牢固程度的影响。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自然角不只是一个观赏区域,它更应成为引发幼儿好奇探究、深度学习的空间,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推动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重新审视实践,让幼儿深入探究,真正成为心智自由的主动学习者。

二、投放策略梳理

留白比框框更重要留给孩子更多发挥的可能

避免按部就班一尘不变根据植物饲养实验等需求进行观察记录本的制定

观察记录本应避免之前的装订成册也是灵活可调整的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了解在自然角中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案例根系观察的探讨明确幼儿在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中的注意点对于幼儿表征的甄选如何从单一的记录活动推进到系列的观察活动满足幼儿在自然角探究发现的需求让自然角的记录活动有用起来

物化成果

记录本样本

课程故事集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