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3月研讨记录㈠

发布时间:2024-03-0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067/03

出席

对象

争流教研组教师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3.8

研究

主题

班级主题墙创设再思考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转变教师主题墙创设理念,改进主题墙创设情况,让“环境”活起来。

⒉在探讨交流中梳理主题海报创设思路和策略,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研究

方法

调研法、案例研究法







一、经验回顾,梳理问题

主持人结合教师们分享的主题墙照片,回顾以往在创设主题墙时遇到的问题,梳理主题墙共性问题。

幼儿较少参与,且幼儿与主题墙互动少

教师将主题墙布置得很漂亮,幼儿们对主题墙却反应平平。

只会模仿,不知意图

在缺乏主题墙思路的时候,老师会在网络进行搜索,并进行参考,缺少对主题墙内容与班级幼儿的联系

⒊平铺内容较多,缺乏纵向联系

主题墙线索内容缺乏链接,呈现出平行内容的堆叠。

二、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主持人:如何进一步引发幼儿与主题墙积极的、有思考的互动,发挥主题墙的价值呢?

⒈开放化的空间、多元化的材料、动态化的过程

⒉适时退位、给予空间、尝试留白、角色切换

三、主题墙的新形式——儿童海报

教师们集体观看王海英教授《儿童海报,将“儿童视角”从观念转化为行动》专题讲座视频,了解“主题墙”与“儿童海报”的区别,对“看得到孩子”、“心中有孩子”的儿童海报创设理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幼儿园主题墙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相呼应,也是与幼儿个体经验相呼应。好的主题墙能够和幼儿进行“对话”,能够体现主题的教育价值。本次教研活动,在经验分享、问题辨析、策略梳理的过程中,老师们对主题墙的创设有了新思考、新收获与新启发。让我们不断更新理念、持续落实教育行为,以儿童为本创设课程环境,让主题墙创设不断呼应课程的推进与儿童经验的提升,助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物化

成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