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5月研讨记录㈡

发布时间:2024-05-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

题目

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067/03

出席

对象

争流工作室成员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5.22

研究

主题

聚焦儿童视角,助力课程生长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交流、分析项目活动实施情况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权衡多领域发展。以幼儿经验发展为导向,审思课程线索的关联性与课程价值。

⒉梳理课程案例优缺点,寻找项目课程进一步推进的适宜路径。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一、结合“班本课程主题评价表”,观察幼儿发展水平

前期,我们对各班的项目课程进行了评价,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路径、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寻找目前还存在疑问或可进行优化的地方。

大班组:“郑和的故事”和“朱屺瞻”都结合了大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但比较偏向艺术领域的,导致领域不均衡。

中班组:课程结合浏河本土有名的地点,能够体现浏河的本土文化和中国的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立是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制定的,具有适宜性,符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

小班组:能够有效结合周边资源,如纪念馆资源、家长资源、书籍资源、绘本资源等,积极动员家长参与课程,引导幼儿了解名人及其代表性作品。

二、小组互助,在对话中答疑解惑

大班组:在区域游戏中不要仅以美术活动为重点,需要帮助幼儿感知任务的特性,如可以将郑和宝船的设计与内容的资料收集与制作为主,感受郑和下西洋的收获。

中班组:课程欣赏的部分比较多,建议带领幼儿通过具体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发展。兼顾到五大领域,在实施的过程中需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融入五大领域,对于每个领域会涉及到的内容进行重点突出。

小班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活动参与等,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玩一玩、动一动中感受名人背后的文化魅力。

三、集体交流,梳理班本项目课程推进的适宜路径


四、理论学习:《小小探索家》项目活动实施流程


在班本项目课程创生中,教师要不断了解真实的儿童,聚焦生活,以在活动中发现课程问题,在小组探究中启动课程实施,为他们探索行动搭建支架,在项目课程中主动建构认知经验,从而生发有深度的课程。

在项目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需观察、了解幼儿对的兴趣点以及幼儿已有经验,挖掘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及其潜在教育价值,并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梳理课程思路和课程可能实施的方向;进入项目活动发展阶段,幼儿根据兴趣选择对应的项目小组进行活动、交流分享、发现问题,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课程思路、细化课程架构;在课程结束阶段,回顾整个项目活动,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的计划。

物化

成果

⒈教师名人项目课程及

⒉项目活动推进策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