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6月研讨记录㈠

发布时间:2024-06-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067/03

出席

对象

争流工作室成员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6.6

研究

主题

音乐集体活动中的课堂量表设计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结合音乐活动量表,梳理量表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优化大班音乐活动《说唱老浏河》课堂观察表。

⒉提升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关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与发展。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一、收集量表,发现问题

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幼儿园观察量表?教师在设计观察量表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⒈量表设计的指标太多,观察目的不明晰。

⒉评量规则泛化,不全面、不具体,不适合平时的观察与量化评价。

⒊量表内设计的指标内容不合适,未能针对音乐集体活动展开。
 二、理论学习,理清思路
   观察维度是量表的重要内容,也是量表开发的难点,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在确定观察维度,明确行为界定上,学习《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价及提升策略基于LICC课堂观察模式》具体内容,方便教师在设计观察量表时,更科学有效地看待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明确行为界定。

三、小组研讨,优化观察量表

主持人:观察量表该突出哪些方面,该如何优化?

⒈可以观察孩子在演奏时,对音乐节奏、情绪、表现方式的把握。

⒉作为小观众的礼仪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去观察的,比如小观众能不能安静欣赏,认真倾听、给表演的同伴鼓掌等。

⒊教师自己根据幼儿活动情况进行填写;表格最后的活动形式表达的不够准确,可以变为观察记录参考项目。

观察量表有有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集体活动中收集资料,从而获得教学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记录下那些观察者只可能在现场产生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感受和理解。随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对照专业书籍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针对各阶段的观察量表可以对比分析,辨别出幼儿进阶式的发展。

本次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音乐活动观察量表的设计,让我们找到了观察量表设计的抓手——领域关键经验;让我们感受到观察量表的适宜性,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和观察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观察量表适宜性的好方法。通过专业阅读、相互学习、思维碰撞、分享交流,以儿童为主体,找准钥匙——适宜的观察量表,提升自我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的专业能力,从而推进区域游戏深度走向,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教师们可以在实践中继续优化观察量表,提升每一份观察量表的适宜性。

物化

成果

大班音乐活动《说唱老浏河》课堂观察表2.0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