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11月研讨记录㈠

发布时间:2024-11-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067/03

出席

对象

逐浪工作室成员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11.27

研究

主题

聚焦项目课程实践问题,探析课程开发路径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 通过现场观摩,使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食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食物与健康、食物与文化、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联系。

⒉搭建平台,鼓励教师之间就食育课程的教学经验、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开放、深入的讨论。形成教师间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共同解决教学难题,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探索食育课程的新方法、新路径。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一、实践分享:教师介绍课程行进情况与遇到的困惑

7班:幼儿利用周末的实践打卡浏河特色美食,对太仓浏河美食有了初步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幼儿园食谱进一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3班:幼儿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形成项目小组,分别为眼睛、鼻子、嘴巴、舌头、皮肤,通过阶段性的观察。预计会形成一本养生手册。

2班:依据幼儿对食谱的好奇和兴趣开展美食播报活动,后续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食谱。对如何让课程更贴近大班幼儿,能够提升他们各方面能力有些困惑。

4班:我们种植鸡毛菜,让孩子参与了种植、浇水、采摘。、在参与到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参与感和满满的成就感,从而改善了不吃青菜的现象。

6班:利用故事、光盘小达人、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目前有通过光盘小达人的活动,使他们的进餐习惯有了更大的进步。

1班:从幼儿爱吃的美食作为切入口,调查孩子们爱吃和不爱吃的蔬菜,引导幼儿了解“健康饮食金字塔”,知道每种食物的营养是不一样的,同时在也关注班级幼儿良好午餐习惯的养成,知道可以做哪些事情。后期我们还有一个“光盘行动”的评比活动。

2班:结合本班门口的桂花树,开始桂花食知课程,通过寻找桂花,了解桂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自主观察桂花是什么形状颜色的,萌发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好奇和观察兴趣,一起用眼睛去发现,去认识桂花的秘密,了解桂花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

3班:结合秋冬季节的时令节气,带领幼儿了解当季的时令性食物。从主题活动《探秘大自然》着手,和幼儿一起阅读秋季食物有关的绘本,了解食物的种类。在班级里和幼儿一起烹饪制作“秋冬季养生茶”,让幼儿了解秋冬季预防干燥的小方法。同时我们也强调家庭在其中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在家中也和孩子一起制作秋冬季养生食物,如烤红薯、南瓜粥等,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4班:所以我们班级结合种植园地的游戏开展了一系列“食趣”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⒈前期到种植园地中对自己班级种植的萝卜进行照顾养护,每位幼儿将自己种植出来的萝卜带回家进行了品尝;⒉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在种植园地中将一些成熟的农作物,如花生、红薯、卢素等进行了挖掘、采摘和品尝;⒊以红薯为主要材料进行了“红薯冰淇淋”自制美食活动,让班级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喜爱上红薯,并鼓励幼儿在以后对别的蔬菜也产生浓厚的品尝兴趣。

5班:根据幼儿吃饭时讲话以及多次掉饭等情况展开了集体讨论,幼儿自主表达了对于吃饭时可否讲话以及选的原因、掉饭的原因以及相应的策略。也将通过礼仪视频、餐具摆放方式、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幼儿对于餐桌礼仪的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二、观摩、讨论、提出建议与反思优化课程

⒈小1班食礼课程:用点

⑴教师能够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夹取食物,锻炼幼儿的自主意识和小手的肌肉发展。

⑵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班级的幼儿的常规很好,很有秩序的排队进行夹取馒头。小朋友在用点时,坐姿很好,非常安静的用餐。

⑶活动内容偏重于幼儿的挑食情况,建议可以结合幼儿的用餐礼仪开展。

⒉中4班食趣课程:红薯冰淇淋

⑴教师的食材准备的非常充足,幼儿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装饰自己的冰淇淋。

⑵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弱,在制作过程中专注度不高,可以在活动前示范操作,针对个别动手能力薄弱的幼儿进行引导帮助。

⑶在红薯的选择上可以更加多样,装饰性的材料也可以有小组化的区别。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使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食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食物与健康、食物与文化、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教师之间就食育课程的教学经验、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开放、深入的讨论,形成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共同解决教学难题,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在讨论、观摩、反思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食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将食育课程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物化

成果

⒈食礼环境创设

⒉食趣课程故事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