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12月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4-12-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走向文化实践:幼儿园江海文化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067/03

出席

对象

逐浪工作室成员

地点

一楼多功能教室

时间

2024.12.24

研究

主题

江海食育文化背景下助推幼儿多元文化认知经验发展的策略研究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探索江海饮食文化资源融入集体活动中的适宜策略。

⒉依托支架在集体活动中助推幼儿多元文化认知经验发展。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一、黄露露老师执教大班科学活动《萝卜美食大调查》并说课

二、基于观摩,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组:

亮点:

A1:和理论文献联系密切;小组的调查分享有利于经验提升;体现了师幼一对一互动、幼幼互动。

A2:充分结合班级幼儿情况、运用地图梳理地域饮食文化;形式丰富,有导出呈现、照片直观、地图梳理。

A3:邀请了保健老师,让经验落地。

调整:

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有过渡;为什么把萝卜做成萝卜干。

继续考虑萝卜不适宜的搭配和人群。

第二组:

亮点:

⒈针对B1指标

幼儿信息多样化,视频采访,符合幼儿年龄段的信息收集方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让幼儿活动中有话可说,也在活动中对文化的认知有具象的认识。

幼儿倾听同伴的介绍,也是同伴学习的过程。

⒉针对B2指标

愿意介绍自己家乡美食,幼儿的分享表达与体现了幼儿充分的了解与比较广泛的知识面。

建议:

⒈针对B1指标

更多注重前期经验的分享、幼儿自己经验的分享,同伴之间的互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相对缺少。

关于腌制萝卜,可延伸到关于食物保存、储藏的方式,也能凸显地域文化的不同。

⒉针对B2指标

幼儿缺少与其他同伴的互动,所以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乐于接纳。尊重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可以增加提问:还对什么地区的制作方式感兴趣?增加幼儿的互动机会。

专家指导建议:

⒈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了解多元地域文化的认知层面,可将其作为项目课程来开展,明晰本这节课对于项目活动的具体作用,最终是幼儿对我们这个地方的实用化产生一种认同感,而不是了解各个地方的多元文化

⒉第一环节时间较长,简单导入即可,引发对文化的认同。

⒊了解本地太仓浏河的制作方式,与家乡的不同方式对比,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包容性,最后是对浏河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幼儿园本土文化资源的应用是一个多元化且富有创意的过程,旨在通过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增强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为教学内容,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

幼儿园本土文化资源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和组织。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互动,让幼儿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物化

成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萝卜美食大调查》2稿

课堂观察表3.0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松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