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随着上阶段对于古镇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的深入推进,幼儿园对课程资源利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老师们在进行资源的挖掘、梳理到资源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故事。为了推动园所特色项目课程发展,增强教师的发现课程与研究意识,促进教师有效开发与利用资源支持项目活动的开展的策略,开展本次活动。 ㈠研思,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课程故事 主持人:有两个问题Q1: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的关系?Q2:如何理解“教学、游戏、生活”三者的辩证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的关系? 张: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黄:课程游戏化是游戏更加有效,游戏课程化是游戏有一定的目标在里面。 任:游戏化课程是以游戏为本,以游戏的精神为本。 范:课程游戏化以多方面达成目的。 主持人:两者目的是一样的,载体不一样。杨淑欣老师说课程游戏化是爸爸,游戏课程化是妈妈,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 问题2:如何理解“教学、游戏、生活”三者的关系? 石:三者是共生共长的。 陆:生活中有一些教育措施,孩子可以从多方面获得知识。 美丽:游戏更加贴合生活,游戏是教学的基础,会让孩子更加积极。 主持人:为孩子发展的线上,三者是并列的关系,有相同的目的。我们的课程是过程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 ㈡课程故事梳理的基本框架介绍 主持人:杨淑欣老师的研讨五问,请顾云熙老师介绍她的课程故事。结合指南分析阶段性节点中孩子的发展情况(已发展+未发展) 顾云熙老师分享课程故事——大二班主题浏河古镇的桥 1. 带孩子走进古桥,梳理问题,出讨论图,制作属于孩子自己的调查表。孩子针对自己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 2. 一共六个问题,五个问题已解决,最后古桥是如何建造的还未解决。 探索古桥如何建造,通过建构去探索。 孩子们建构拱桥的过程中会出现坍塌的问题。孩子们觉得是建构的材料的问题和建构方法的问题。阿基米德原理建构,建构出发现不像拱桥。考虑改变建构的材料和方法。 第一次探索孩子们发现木棒是无法让拱桥供起来的,慢慢地通过探索让拱桥拱起来了。 建构中设计了古代建桥的技术,后期有所了解。 建构能够走上去的平桥,发现孩子们搭建的成果是比较单一的,运用到了实木的积木,第二次搭建孩子们搭的更大了,但未考虑细节的问题。如栏杆、楼梯,后期会进行添加和丰富。 对平桥和拱桥进行了一定的区别。发现古代造桥技术,对造桥有一定的经验。并发现了不一样的桥,就老浮桥进行了解,了解了古代桥到现代桥的更替。了 3. 了解到桥是有很多很多的变化过程,开展守护桥的活动。首先进行保护桥的宣传海报的绘画,幼儿分小组绘画海报,并去中班进行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所增加。 反思: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适当介入,有效支持幼儿。 (三)分组讨论 主持人:重新审思阶段性支持策略的适应性合理性(小组智慧)写下最佳策略。分为两组,一二班一组,三四班一组。 一二班交流:忆古桥可以改成护古桥。孩子们有合作制作调查表的能力,有社会交往能力,有表现与观察能力。幼儿对拱桥的弧面搭建能力还未达到,对结构建构方法还不够了解。对现代的桥的了解也比较少。 三四班交流:幼儿有自我反思,在第一节点中没有总结,第二节点中没有古代桥的经验。建议让家长加入,加入导游等内容。 主持人:后期请顾老师结合大家的交流优化古镇课题。后期思考自己制作的古镇主题有那些不足,思考明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四)回顾反思再古镇课程中资源的使用情况 陈:可以进行实地的走访,进行写生活动。对古镇的桥、房子、许愿树等进行更多的了解。 主持人:可以参考其他幼儿园,在幼儿园分好项目小组,由家长带领小组成员去探索。我们离得比较近,不需要请家长,可以幼儿园分小组进行探索。 陆:孩子对弄堂里的好吃的好玩的比较感兴趣,如滚铁环,可以在幼儿园采购一些民间游戏。 主持人:可以在晨锻中组织民间游戏。 杨:可以跳皮筋,让幼儿来玩弄堂游戏。 陈:古镇特色美食不好界定。 主持人:糖葫芦、棉花糖等很多地方都有。 杨:海鲜类刀鱼馄饨、鲫鱼饼等。 主持人:就今天讨论后期对古镇课程进行再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