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12月:课程实施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2-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生·长”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X/02/013/03

出席

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4.12.30

研究

主题

课程实施分享会

所要

解决

问题

借助课程案例分享,分析案例过程中资源运用、师幼互动等有效性。

通过资源库中的资源与主题链接的梳理,发现运用不充分的资源,为后续主题优化做好准备。

研究

方法

理论学习、调查、集中研讨

 

 

 

 

 

 

㈠课程案例介绍

⒈顾云熙——小班课程故事《小麦草,晒一晒》

⒉夏语涵——小班课程故事《小兔过冬》

⒊陈哲珺——中班课程故事《有棵树》

⒋陆羿君——中班课程故事《趣玩沙水:小船的航行》

⒌陈亚男——大班课程故事《金牌饭店生成记》

⒍黄海妹——大班课程故事《牌兵布阵》

㈡理论学习——《优秀案例从哪些角度切入?案例主线如何确定?教师分析如何更专业?掌握这些方法》

对于游戏案例的撰写,许多老师几乎每学期都要进行,但却一直找不到适宜的方法,撰写起来没有方向,花费许多时间形成的案例也平平无奇。其实想要形成一篇优秀的游戏案例,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住案例的切入点,从孩子的无数游戏中找到关注点,然后明确案例的主线逻辑,有取舍的进行描述,再辅以专业的分析支持。

⒈游戏案例需要把握“切入点”

⑴好的案例往往不是刻意为之

⑵游戏中老师的“观察点”

①游戏中的问题:当孩子发现某一个问题,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解决该问题尝试了许多的方法,此时老师便可以重点关注。

②游戏中的新兴趣点。当材料出现新的组合后,往往会生成新的游戏,生发出新的案例。

③游戏中参与的人数及游戏持续时间。当一个游戏参与的孩子较多时,讨论的机会也会变多,游戏内容也会随之丰富,案例的素材也会更加丰富。

⒉活动过程需要有重点有温度

⑴ 把握主线,突出重点 :

①以时间为主线  ②以问题为主线

⑵案例生动,引人入胜

⒊教师反思和支持要结合实际

⑴活动分析

从能力角度: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该能力的发展,撰写时需要将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和能力对应起来,才能更加具有说服性。

从教师支持的角度:为了推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做出的支持。在游戏的哪些阶段,老师进行了介入,做出了哪些支持(可以通过孩子的游戏表现去说明介入的时机是合适的)。

从对教师支持行为有效性的反思角度:对教师在孩子游戏过程中所做过的一些事情、采取的一些行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反思。

⑵教师小结也同样重要,区别于每个段落的分析反思,它是对于整篇案例的总结,是最能凸显案例价值的部分。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进行表述:

①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②儿童在案例中实现的发展

③教师的支持手段和反思

④教师下一步的支持和设想

㈢亮点及建议剖析

⒈顾云熙——小麦草晒一晒

亮点:

课程故事围绕小麦草开展系列活动,主线较为清晰,从场地、材料到摆放方式等教师在活动中反思和支持结合幼儿行为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⑵课程层层递进,给予幼儿足够的材料以及在遇到问题时的一些语言上的指导。尊重幼儿的想法。

⑶聚焦“晒小麦草”展开,层层深入,环节清晰。教师使用多种策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能够提取幼儿回答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推进。

建议:

课程故事聚焦于晒,为什么要晒,这个需要和幼儿一起了解原因。

⑵对于小麦草的晾晒,小班幼儿是不太了解的,可以先提供一些图片、视频来让幼儿对于小麦草的晾晒有一定的了解。

⑶整个故事的呈现过于顺利,小班幼儿对于晒草条件其实了解还是较少的,可通过试错推进。

⑷分析时可以体现小班幼儿在这个课程中不同能力的发展,体现年龄阶段特点。

⒉夏语涵——小兔过冬

亮点:

⑴遵循幼儿的兴趣进行课程的开展

⑵活动内容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通过给小面包制作小屋进一步萌发幼儿对小兔子的热爱、关怀之情。

建议:

⑴可以先给幼儿看一些小兔冬眠的视频,来引出圈养的小兔该如何过冬、保暖(形成一些对比)

⑵小窝制作的材料方面,是否可以请幼儿说说,寻找最保暖、适合小兔的材料。

⑶温暖的小窝除了外壳的装饰,可可以请幼儿寻找合适的材料丰富小窝的里面,让它能够变得温暖。

⑶幼儿对于生命教育是否理解,在照顾小面包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我们生活的地方怎么保暖,阴道幼儿理解生命,认可生命。

⑷可以放大制窝过程,重点体现实践—观察—反思的过程

⒊陈哲珺——有棵树

亮点:

⑴基于幼儿的兴趣开展课程故事的发展,有一定的材料、语言支持

⑵选择自然材料,抓住了台风的契机,将倒掉的树带回教室抓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

⑶以小见大,将一棵平日的树桩联系生命,潜移默化的进行了科学生命教育。

建议:

⑴多给予幼儿自主思考的机会,多让幼儿说一说,可以根据主题的开展来相对应的装饰这棵树

⑵装饰树,是否也可以结合节日进行装饰如新年,可以挂上许愿等。

⑶整个故事更像是主题活动(系列),比较多教师的引导,缺乏幼儿的主动性,可以抓其中一个点进行深入研究,其他内容一笔带过。

⑶后续孩子们发现树一直没有变化怎么办?如何将树的生命圆回来,深入树的生命进行学习与讨论。

⑷全面、整体的了解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否可以深究某一点。可以整体围绕生命教育展开,有所取舍

⑸活动材料投放在班级,可以以“幼儿的发现、好奇”为线索,以幼儿的角度去进行探索发现。

⒋陆羿君——趣玩沙水:小船的航行

亮点:

⑴对于过程中发展的问题,教师一直是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再思考来解决问题。

⑵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分析非常细致、具体

建议:

⑴小船的超材料单一,可以通过多次材料的尝试,来发现小船的问题。

⑵让幼儿自主观察的问题进行一个分享,引起其他幼儿一起思考,来解决问题。

⑶记录的内容太多太散,没有重点,可以择优提取一些重要的内容。

⑷活动思考缺少一定操作,可以充分尝试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⑸侧重点可以更加明确,应深究游戏中侧重点不明确。

⑹可以从制船这一重点深入(形状、材料……)

⑺可以在制作小船进行分组尝试,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会更有针对性。

⑻发展线比较多,可以以一个发展线为重点写,可以尝试将“造船”放大,比如为什么需要船?有哪些船?怎么造?然后以问题和兴趣为导向开展。

⒌陈亚男——金牌饭店生成记

亮点:

⑴以幼儿为主导者,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思考,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

⑵围绕“面馆倒闭了”合一问题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⑶前面面馆为什么倒闭了,给海底捞做门楼可以一笔带过,重点在“材料”上面。

建议:

⑴可以让幼儿自主去找一些适合放在“火锅店”的材料

⒍黄海妹——牌兵布阵

亮点:

⑴在每一次遇到问题时,幼儿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⑵环节清晰,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建议:

⑴可以制定一定的游戏玩法规则

⑵纸牌除了呈现的几个游戏外,还可以有许多的玩法,后续可以增加游戏,整体以数学发展为主。

⑶在文本的撰写上可以更清楚一些,教师的支持策略可以以关键词形式呈现。

⑷关于“数”的研究,可以举一反三,通过纸牌游戏中的问题合计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加深。

⑸可以不局限于扑克牌,拓展更多有关数概念的探索。

⑹内容比较多,可以围绕某一核心经验开展,比如数群。

 

 

 

 

课程故事是师幼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是孩子解决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是我们一起捕捉、欣赏、记录儿童100种语言的过程……让我们从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开始,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他们喜欢的、需要的、期待的方式和他们一起成长。

通过此次分享交流活动,老师们领会了课程故事的意义和撰写的方法,明白了课程故事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支持儿童的探究或解决心中想法的途径。教师立足儿童本位,从儿童出发,每个故事虽微小朴实,但能看到满满的教育意义。一段故事,一次旅行,一段故事,一次成长。让我们带着点滴收获,继续走在教育的路上,与孩子一起演绎课程,与课程一起拔节成长,让课程故事润泽孩子的童年。

物化

成果

课程故事集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