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6月: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1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无边界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生·长”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题

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X/02/013/03

出席

对象

全体教师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时间

2025.6.17

研究

主题

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所要

解决

问题

通过课例课及活动照片、视频等形式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

通过观察量表的学习和使用,在研讨中反思资源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课程。

研究

方法

文献法、交流讨论法

 

 

 

 

 

 

活动背景

在前阶段对于“生·长”课程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梳理,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库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选择了部分资源生成了一些活动。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开展情况,通过课例课的研究及时发现课程行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开展了本次活动

㈠理论文章学习,对活动关键词进行解读

主持人对文章《让幼儿“思维”在科学活动里自由翱翔》中部分章节进行领读。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进行适当解读。

⒈转变教育观念,激发探究意识

⒉重视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科学探究

⒊积极参与,落实科学教育

⒋动手感受科学,融入自然科学

㈡介绍观察量表,明晰观察目的

主持人介绍解读观察量表,了解在本次活动中观察的目的及要求。

㈢观摩教学活动大班科学活动:《百花园分享会》

⒈课题核心组成员进行大班科学活动《百花园分享会》的活动观摩

⒉执教老师说课

唐:本次活动通过展示小花园图片,引发幼儿对百花园花的关注和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花园分享会。以幼儿之前对小花园花的探究活动为切入点,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探索行为得到了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分享活动中。

各小组围绕鲁冰花的奇特造型、花瓣上的纹路、木茼蒿的颜色、黄金菊的一生等不同方面进行探究成果的分享。这种小组交流分享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平台。幼儿在倾听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对花的认知。同时,教师的小结不仅对幼儿的分享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提升,还进一步强调了花的多样性和美丽,加深了幼儿对花的印象。

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是培养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提出“红千层的花瓣花蕊在哪里”等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花的结构和特征。幼儿在提问和思考的过程中,会不断深入探究花的奥秘,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活动延伸部分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让幼儿在活动后继续去百花园探秘,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发现花儿更多的秘密。这种延续性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持续探究的习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为下次开展百花园分享会埋下伏笔,让幼儿对后续的探究活动充满期待。

㈣交流观摩结果

发言人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代表发言,其余教师补充,梳理总结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策略。

陆:指标分为了两类。A指标“重视探究过程,多样化手段支持”和B指标“多种策略支持,拓展幼儿经验”,两项指标感觉都是从教师层面出发的,没有阐述幼儿获得的经验与发展。

陈:这节活动的重点是科学探究,那么在指标的制定上应该也要有这方面的内容体现。除此以外,还需要结合理论文献进行量表的制定。

㈣后续推进

⒈进一步修改大班科学活动:《百花园分享会》教案内容。

⒉优化观察量表。

在本次围绕·课程开展的课例研究活动中,以大班科学活动《百花园分享会》为载体,通过理论学习、量表解读、活动观摩、交流研讨以及后续推进等一系列环节,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对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今后,将以此为例,通过关注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关键行为和表现,如探究的持续性、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

物化

成果

观察量表、活动教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