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幼儿当前在角色游戏中的冲突,谈谈设计的游戏内容 主持人:经过前面经验的收集,我们也发现了幼儿冲突的问题以及不同的类型,并把冲突进行了分类。在与幼儿讨论之后,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幼儿更愿意在角色游戏中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因此分享一下各自在游戏中的案例。 沐小红:第一次观察:2024.05.06 10:30 教室角色游戏 今天小程是角色游戏的小警察,焱焱和旭旭发生了冲突,他笑着问焱焱:“你干啥拿着薯片罐。”焱焱说:“他刚才旭旭跟着我。”小程又问旭旭:“你跟着他干啥?”旭旭笑了笑没有说话,焱焱说:“他跟着我,所以我只能绕在他身旁转圈圈。”小程说:“那你应该跟旭旭说清楚啊,不要转圈圈跟着他,自己还会头晕。”这是我说:“小程说的很好,作为小警察你既告诉了他不要这么做对自己不好,还要告诉他转来转去影响交通,是危险的。”焱焱说:“我现在知道了。”(见5.6角色观察视频) 第二次观察:2023.05.07 10:30 教室角色游戏 今天小程还是小警察,娃娃家里的主人说旭旭是小偷,没有敲门就进来了,这时小程马上过来,先问旭旭:“你为什么要这样?”旭旭说:“他是我好朋友。”小程:“他是你好朋友啊?那你要好好跟他们说啊,敲敲门,让他们听到,听到了肯定会同意的。”旭旭说:“好的!”小程说:“那你现在去吧。记得敲门哦。”小程便跟旭旭一起离开了。(见5.7角色观察视频) 第三次观察:2023.05.08 10:20 教室角色游戏 今天的娃娃家里,小程问:“你们是娃娃家的不?”睿睿说:“我是另一个家的。”小程反问:“你是另一个家的?怎么过来啦?”睿睿说:“我来他们家做客呀。”小程:“那你做客不能给这个家的主人找麻烦呀,要让他们快点开门,不能随便闯入,你有没有看猫眼,有没有问这个家的主人?”睿睿:“我问了呀梓睿了呀。”这时其他伙伴把警察叫走了,小程说:“那你们好好说清楚吧,还有人要叫我去呢。”小程便离开了。(见5.8角色观察视频) 袁:小程以角色游戏中的小警察身份,对焱焱和旭旭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解决。他通过询问双方的情况,并给出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小程展现出了倾听、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沐:在另一次角色游戏中,小程再次以小警察的身份介入,这次是解决旭旭被指责为小偷的问题。他通过询问旭旭的情况,并给出合理建议,鼓励旭旭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小程表现出了对于友谊和社交规则的理解,以及如何妥善解决矛盾的能力。 陆:小程再次以小警察的身份参与角色游戏,这次是睿睿闯入娃娃家的问题。他再次通过询问情况和给出建议来解决冲突,强调了尊重他人财产和隐私的重要性。小程展现出了对于社交礼仪和规则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他人遵守这些规则的能力。 鼓励小程在解决同伴冲突时继续倾听双方的意见和情况,帮助他理解冲突的根源和各方的感受。教师可以提供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活动,以让他继续锻炼这些技能。 鼓励小程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帮助他思考和评估不同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分析或角色扮演活动,让他有机会实践解决各种冲突的方法。继续教导小程尊重他人、遵守社交规则和礼仪,以及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解决矛盾。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肯定小程在解决冲突时的积极参与,并鼓励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小程担任领导角色,引导其他同学解决问题,以提升他的领导和引导能力。 二、设计课例课中班社会《一起游戏吧》 主持人:中班幼儿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一日生活中,尤其是游戏活动中,会因为各种小事起冲突,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比较单一,由于“自我中心化”的心理特点,大多数幼儿在遇到资源争抢等问题时还是会选择告诉老师,希望老师能站在他们自己这边来“帮助”自己。 陆: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通过游戏来将解决方法落实下来,再回归到日常生活,从而提高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尝试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㈠人际交往目标2中提到中班幼儿的年龄段目标:“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目标相对应的教育建议中也提到,要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三、调整观察量表 主持人:基于上个月讨论的观察量表指标,A指标“有效应对幼儿冲突行为”、B指标“幼儿解决冲突能力的提升”,我们设计调整一下小指标。 陆:针对A1指标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我们要注重幼儿真实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正确看待冲突。 沐:针对A3指标关注心理情绪的转换,要多增加一个认可幼儿的感情的地方,关注幼儿在冲突中心理情绪和其变化。 袁:针对B2指标换位思考、寻找方法,要注意在游戏中了解同伴的想法,学习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感受想法不同时感受也是不同的。 主持人:以上是我们本次基于实际情况设计的课例课以及调整的观察量表,在后期的课例课开展中,会根据更多人的想法调整这些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