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中班社会《猫头鹰喔喔呼》教案。 主持人:针对上一次的活动,我们了解到幼儿的冲突行为的原因,以及一些支持策略,提到绘本游戏在支持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提到了有时要接纳这样的事实,又能认同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因此陈瑜露老师根据这样的理念,设计了课例课中班社会《猫头鹰喔喔呼》,接下来请她进行介绍。 陈:《猫头鹰喔喔呼》目标是让幼儿感受猫头鹰在困境中的心情,了解面对交往冲突的方法,学会以小组合作梳理方法并懂得接纳自己与他人。首先收集幼儿面对拒绝的经历,教师准备好课件、统计表、调查表等。接着活动通过展示绘本ppt,讲述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猫头鹰来到鸡窝,引出故事,让幼儿猜测猫头鹰听到母鸡拒绝后的选择,并统计人数,然后告知猫头鹰选择留下。这时体会心情与应对方法,引导幼儿感受猫头鹰被拒绝后的伤心难过心情,讨论缓解情绪的方法,如让自己平静放松、做喜欢的事转移情绪等,猫头鹰采用这些方法后心情变好并继续努力。讲述母鸡仍不满意,猫头鹰再次被拒,引导幼儿体会其心情,明白它虽努力但因自身是猫头鹰难以被接纳。然后组织幼儿辩论,正方和反方就猫头鹰被拒两次后应离开还是留下发表观点,强调要有正确态度,留下可努力获接纳,离开是接纳自己,讲述猫头鹰用抓老鼠本领获母鸡认可,成为朋友,让幼儿感受其心情,明白展示本领可获认可。最后幼儿开小火车分享生活中被拒绝的事情,通过讨论方法、分组梳理和汇总交流,总结面对被拒绝要有正确态度,可尝试用梳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像猫头鹰一样努力获同伴接纳认可。 二、理论学习,提炼关键词。 主持人:感谢陈瑜露老师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行理论学习,请提炼在观察课例课时教师层面和幼儿层面的关键词。 ⒈共同研读《中大班幼儿参与游戏的策略研究》《区域活动中4-5岁幼儿加入同伴游戏行为的研究》《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拒绝行为》《运用绘本教学培养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行动研究》以上四篇文献。 ⒉提炼文献观点,初步形成课例观察量表 沐:根据《区域活动中4-5岁幼儿加入同伴游戏行为的研究》一文在第三章区域活动中幼儿加入同伴游戏行为的教育建议中提到的“树立观念,适时介入与科学指导”可以作为教师层面的观察。 纯:根据沐老师提到“树立观念,适时介入与科学指导”,可以挖掘出A1指标“公平公正,科学评价幼儿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以便维持好良好形象和信服力。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会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判断和决策,教师要多观察,多听取幼儿的想法和意见,以及幼儿对事件或自己行为的看法。 陈:那么A2指标就可以是“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亮点”。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强化良好行为意识,传递正能量。比如对幼儿在区域中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友好合作的良好行为,对幼儿使用正确解决冲突方法的行为及时加以肯定;有时针对幼儿的冲突,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并在全班孩子面前展示,尊重他们的成果,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 黄:在《运用绘本教学培养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行动研究》中的第五章“结论、建议与反思”中提到对教师的教育建议为“充分发挥绘本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培养中的作用”,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符合幼儿特点、深受幼儿喜爱的图画书,优秀的绘本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启蒙教育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绘本等文学作品是培养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良好文化载体,比起教师的单纯说教,在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上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中幼儿会更深刻的感受各种解决策略导致的后果,理解蕴含的道理,并对榜样进行有效模仿。对此可以将A3进行提炼总结。 袁: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拒绝行为》一文中提到了对教师的教育建议为“帮助经常被拒绝的幼儿积极进行交往”,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平静地陈述自己的意愿、与别人达成共识等,同时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幼儿关心、爱护被拒绝幼儿,向他们表达积极的情感,让他们在宽松的人际氛围中进行同伴交往。可以将此提炼为B的观察目标。 主持人:以上是我们本次基于实际情况和文献阅读初步形成的观察量表,在后期的磨课和实际的观察中我们也会逐渐调整这些指标。 三、基于关键词,对观察量表中的指标进行调整设计并适当调整教案。 沐: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来说,思维导图的形式有点难,可以做适当的删减,让幼儿能够记录分享记录。 袁:在收集幼儿加入同伴游戏的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不同角度的交往问题,尽量引导幼儿能够积极地面对拒绝的同时,又能学会认同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去吸引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