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介绍课题 二、主持人介绍评价量表 三、集体活动中班社会《猫头鹰喔喔呼》 四、执教教师说课 陈瑜露:在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中对4-5岁幼儿提出: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猫头鹰喔喔呼》讲述了一只迷路的猫头鹰百般努力想要被母鸡们接纳,但一直被歧视、排挤。最后,猫头鹰展现了自己抓老鼠的本领,得到了母鸡们的认可。结合中班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一些困境,我们以“接纳和拒绝”为切入口,围绕“如何面对拒绝”展开活动设计。引导幼儿站在猫头鹰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面对一次次的拒绝该怎么做,并对幼儿不同的态度与观点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接纳。 五、研讨与交流 沐:猫头鹰呜呜呼对于话题的选择上,是一个很棒的点,这个话题不仅独特,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同伴出现的问题的延伸,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当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袁:没错,不过在如何正确面对拒绝这个部分,我们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绘本资源的挖掘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袁: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就像一座宝藏,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与面对拒绝相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这个复杂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拒绝情况。 沐:链接一下此次活动中聚焦的讨论度,在后期问题讨论上是需要继续优化的,当然对于问题的选择也很重要。 袁:我觉得需要进一步思考,在问题的设计上是否可以更有情境性。 沐: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清晰地呈现整个活动的环节和流程。对于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梳理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袁:活动中关于规则的点的选择是非常有价值的,包括第三个点关于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等活动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沐:在活动选点的价值性还需要进行思考,关于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切入点以及链接相关的需要遵守的点。 袁:活动还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环节的设计,有效性上要更加精准一些。 陈: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同伴交往的冲突问题,“xxx不跟我玩”这样的话,出现频率很高,今天从绘本出发,帮助幼儿了解解决这样问题的多样性,也可以让他们从自身出发,认同自己,我认为这也是解决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