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记录】11月研讨记录:“同伴冲突解决”课例研究课2

发布时间:2024-11-1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

题目

依托游戏解决中班幼儿冲突行为问题的实践研究

课题

类别

太仓微型

立项编号

W2023025

出席

对象

沐小红、陈瑜露、袁辰星

地点

二楼多功能

时间

2024.11.15

研究

主题

“同伴冲突解决”课例研究课2

所要

解决

问题

⒈将日常生活中的同伴交往问题与冲突和绘本游戏进行链接,进一步帮助幼儿提高解决同伴冲突问题的能力。

⒉通过对冲突问题的深入研究,结合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策略调整

研究

方法

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交流讨论法







一、主持人介绍课题

二、主持人介绍评价量表

三、集体活动中班社会《猫头鹰喔喔呼》

四、执教教师说课

陈瑜露:在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中对4-5岁幼儿提出: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猫头鹰喔喔呼》讲述了一只迷路的猫头鹰百般努力想要被母鸡们接纳,但一直被歧视、排挤。最后,猫头鹰展现了自己抓老鼠的本领,得到了母鸡们的认可。结合中班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一些困境,我们以“接纳和拒绝”为切入口,围绕“如何面对拒绝”展开活动设计。引导幼儿站在猫头鹰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面对一次次的拒绝该怎么做,并对幼儿不同的态度与观点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接纳。

五、研讨与交流

沐:猫头鹰呜呜呼对于话题的选择上,是一个很棒的点这个话题不仅独特,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同伴出现的问题的延伸,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当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袁:没错,不过在如何正确面对拒绝这个部分,我们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绘本资源的挖掘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袁: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就像一座宝藏,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与面对拒绝相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这个复杂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拒绝情况。

沐:链接一下此次活动中聚焦的讨论度,在后期问题讨论上是需要继续优化的,当然对于问题的选择也很重要。

袁:我觉得需要进一步思考,在问题的设计上是否可以更有情境性。

沐: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清晰地呈现整个活动的环节和流程。对于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梳理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袁:活动中关于规则的点的选择是非常有价值的,包括第三个点关于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等活动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沐:在活动选点的价值性还需要进行思考关于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切入点以及链接相关的需要遵守的点。

袁:活动还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比如环节的设计,有效性上要更加精准一些。

陈: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同伴交往的冲突问题,xxx不跟我玩”这样的话,出现频率很高,今天从绘本出发,帮助幼儿了解解决这样问题的多样性,也可以让他们从自身出发,认同自己,我认为这也是解决的一种方式。

本次活动首先主持人介绍课题研究内容,梳理评价量表,接着执教教师进行上课并且说课,最后课题组成员现场研讨并对评价量表进行修改和点评。本次活动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了“幼儿生活中的冲突行为如何以绘本和集体游戏相结合”的课堂案例,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

物化

成果

同伴冲突问题一览表3.0

课例研究课中班社会《猫头鹰喔喔呼》2.0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