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理论学习,提升自然生长的认知 尊重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如儿童的认知能力是从直观动作思维逐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揠苗助长,也不滞后于学生的发展。 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教师深知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自然生长的重要性。他们会努力营造积极、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与自然环境接触,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妙和成长的力量。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速度。教师会关注到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引导自主发展: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成长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生活。他们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实践中实现自然生长。 理解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明白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教师会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二、回顾资源、进行活动中资源利用的统计 小班:根据我们的主题计划,幼儿园中可以利用的动物资源有小兔子、小鸡、小金鱼、小泥鳅、蚕宝宝,植物资源有种植园地中的各种瓜果蔬菜。接下来的春主题下还可以有小蝴蝶,艺术活动中可以利用到幼儿园内的各种花卉类植物。科学活动中也可以用到花朵如颜色、形状等方面。还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游戏活动中可以利用柳条编织花环;还有螺蛳等适合春天饲养的小动物。 中班:中班组的主题计划中可以利用的动物资源:蚯蚓、蜜蜂、小蝌蚪、蜗牛、蚕宝宝、田螺。种植园地中:番茄、辣椒、玉米、西瓜、油菜花、大麦、蚕豆花。植物类:桃树、樱花、海棠、橘子树、郁金香、紫荆、杜鹃花。在每天的散步中花卉类植物基本都可以进行观赏。 大班:饲养蚕宝宝,观察蚕豆的生长情况、观察油菜花和菜花的不同、写生会用到蔷薇花、郁金香紫玉兰等,饲养区的动物会在散步的时候去看一看。 顾:可以看到利用率较多的是园内的植物类资源,昆虫类的资源利用率较少,植物类的话开花的植物利用率较高,草本类植物利用率会低一些。 三、结合理论学习,研讨未利用资源的利用 陈:未利用到的资源有草类植物,园内草类植物众多,但是利用率较低,教师幼儿对于不同草类的认识较少,所以可开展的活动也会相对较少。 张:种植园地中的植物类资源基本都是本班进行利用,其他班级种植的农作物利用率较低,对于资源利用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种植初期各年级组进行一定的讨论收集到幼儿的想法后再进一步交流种植,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顾:园内的昆虫类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到天气炎热一些会出现蚊子、西瓜虫,园内的杨梅资源也可以进行充分的利用,春季会开花,夏季结果实;梨树也开了花,可以观察梨花;枇杷树观察枇杷果,叶子可以做枇杷糖浆;探究无花果到底有没有花;茉莉花可以制作手环堆肥、制作手环可以开展音乐活动;紫藤可以写生、堆肥;观察绣球花之间的不同颜色。 |